网站访问人数: 141194205

“硬政绩”变“软政绩” 是政绩观走偏了

www.gcdr.gov.cn (2016-02-0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者的话

让抽查核实成为常态,才能打消个别人的侥幸心理,倒逼领导干部“干净”做官。去除捆绑在职称评定上的赘物,才能把人才的时间精力解放出来。让贡献大、技术精的技工“腰包鼓鼓”,才能不断壮大技工队伍、培养大国工匠。“软政绩”,说到底,是政绩观偏离正轨、驶入误区。本期微评关注以上话题。

抽查核实倒逼“干净”做官

日前,中组部“12380”网站公布了2015年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的“成绩单”:全年共抽查副处级以上干部43.92万人。其中,因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问题被取消提拔资格的3900多人。(人民网)

@张全林:中国有句老话,当官不自由,自由不当官。身为领导干部,就应该受到更多的管束。老百姓能做的,领导干部不一定能做。领导干部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应该有更多的自律。因此,要求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向组织报告并对其真伪进行查核,乃情理之中。真正发挥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的威力,就要在提拔、重用、调任、考核等环节设立个人事项报告的关卡,让如实报告成为领导干部绕不过去、躲不开的环节,让那些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人,在层层关卡前过不了关。只有让逢提必核成为常态,让抽查核实成为常态,才能打消某些人的侥幸心理,从根本上杜绝干部耍小聪明,倒逼领导干部“干净”做官。

打破“一刀切”,评好用好人才

评职称,外语将不再是必备条件。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近日表示,我国过去在职称评定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下一步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动职称外语由必备条件转为聘用条件,对不同职业、不同层级、不同年龄的专业技术人员作出不同要求。(新华网)

@彭峰:对人才评价搞“一刀切”、设“硬杠杠”,不科学,也不公平。用外语成绩评判医者医术,用论文等次评定师者能级,其结果就是使专业人才不能专心干好专业的事。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与工作关联不大、于能力提高不多的事情上,容易形成把职称“当宝”,把能力“当草”的导向,助长学术造假、不务正业的歪风。“体有万殊,物无一量”。人才评价不能用单一的尺度来衡量,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青菜萝卜一锅煮,人才评价“一刀切”,不仅难以体现人才的多样性,更会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胡盼:外语、计算机和驾驶,被称为21世纪人才的三大必备技能。不可否认,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职称外语考试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职称外语考试“一刀切”的弊端日益凸显,一些业务骨干因外语过不了关而无法评定职称,考证、评审成为一些社会组织和人员变相牟利的工具,突击复习、为考而考使职称外语考试更多地成了一种形式。此次职称制度改革,让外语不再是评定职称的必备条件,可谓切中了病灶。说到底,评定职称的核心标准是能力和实绩,只有去除捆绑在职称评定这个“大蛋糕”上的各种赘物,才能把人才的时间精力解放出来,使其更加专注于专业和研究领域,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重奖蓝领冠军,让高技能人才名利双收

日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钟世雄获得市县两级15万元的奖励,加上此前所获国家和省级奖励,钟世雄已因夺得世界“蓝领冠军”而共获各级奖励95万元。去年9月,21岁的钟世雄还被母校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聘为高级技师,并享受副教授待遇。(人民网)

@王同:“抱金牌、得奖金、做教授”,钟世雄凭借手中绝活实现华丽转身。曾经蓝领工人技术娴熟却囊中羞涩,如今技能人才身怀绝技就身价倍增;过去蓝领工人颇有贡献却默默无闻,现在技能人才为国争光名扬四海,“冷”与“热”折射出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视。让能力强、水平高的技工“登台唱戏”,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让贡献大、技术精的技工“腰包鼓鼓”,解除技能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不断壮大技工队伍、培养大国工匠。队伍壮、技艺强,工业发展的后盾才硬、前进的锋芒才锐。

@侯明昆: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不仅需要科研骨干,也离不开大批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破除“技术工低人一等”的陈旧观念,大张旗鼓地奖励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培养、用好技能人才上,我们应出实招、新招,着眼长远、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在选、用、育、留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突破陈规,打破条框,完善措施,为技能人才提供成长、成才、实现价值的发展空间。让技能型人才成就出彩人生,才会有更多的“蓝领冠军”享誉世界,更多的创意才能落地生根,制造大国的转型之路才能通达。

“硬政绩”变“软政绩”,是政绩观走偏了

当前,对那种热衷于抓大项目、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的“硬政绩工程”,群众已经比较了解,大部分领导干部也都“心存顾虑”,不敢率性而为了。但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开始热衷于打造“软政绩工程”,如搞所谓“某某模式”“某某经验”等。《人民日报》)

@撒前进:闭门造车创“品牌”,纸上文章谈“经验”,空中楼阁造“模式”,诸如此类“软政绩”,说到底,是政绩观偏离正轨、驶入误区。挖空心思、费时劳神制造“软政绩”,无非为了吸引社会关注,得到上级重视,满足个人私念。“软政绩”无限拔高、不接地气,胡编乱造,势必凉了基层热盼,扰乱工作节奏,损害事业公信。治理“软政绩”乱象,要精准施策,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体系,不以所谓“见报率”、“影响面”等作为硬指标;不仅看材料更要看现场,不仅听汇报更要看“疗效”,加大督查核实力度,见人见物见思想;要直接与群众面对面,听民声、解民望、见民愿,让群众给政绩打分画像;要尊重和支持基层首创精神,让基层和群众成为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