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各地纷纷开展走基层献爱心、送温暖慰问活动。这项工作,党心连着民心,领导干部走进困难群众家中,既能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产的燃眉之急,又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完善帮扶发展的思路,一举两得。然而有些单位领导脱离群众路线,到村里来回一溜烟,慰问金一送、东西一放,简单的两句安慰的话就结束了。还有的单位由工作人员直接把米面油肉送到村委会,由村干部自行安排。这样的慰问,基层干部埋怨,群众反感,彻底“变了味”。
解决慰问工作的“形式主义”、“官僚作风”,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严与实的作风,带着感情到群众家中慰问,带着课题深入基层调研,通过“三问三看”,全面了解贫困家庭、村级发展真实情况,完善工作思路,提高慰问活动成效。
一问生活情况,看家庭实际困难。
领导干部到困难群众家中,要象走亲戚一样,饱含深情和群众同坐冷板凳、同饮一壶水,闲话拉家常。要耐心地问问家里人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收入来源,有什么现实困难。要细心看看群众家里住的是不是危房,看看缸里有多少粮食,床上有无病人,锅里做的什么饭菜,院子里有没有养猪养鸡养鸭,等等。通过拉家常,看家境,了解群众实际困难。让群众从心底感受到干部的真心关怀,亲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问生产需求,看群众真实需要。
困难群众各有各的难处,解决困难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慰问前要组织人员,到群众家中挨户进行需求调查,根据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制定慰问方案。对生活困难的,可以送粮油、送衣服及一些生活必需品;对家有病人的,可安排医生随访,送医送药;对需要致富信息技术的,可组织专家,到村里进行实地培训;对缺乏项目发展资金的,可协调金融部门发放帮扶贷款。通过种种切实可行举措,把钱花在刀刃上,精准慰问、按需帮助。
三问发展建议,看帮扶工作方向。
2020年全国要实现人均家庭收入脱贫越线的目标,必须在精准帮扶上下功夫。慰问之余,领导干部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和镇村干部分析群众致贫的根源,梳理出村级发展“瓶颈”,并亮出帮扶工作“底牌”,征求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针对村与困难群众的不同情况,调整帮扶工作思路,制定精准扶贫方案,因户施策,因村施策,逐步建立起长效脱贫的帮扶机制,在预定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走出困境、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