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四有”县委书记系列时评之三
——心中有责见担当
广东省东莞市委组织部 容剑锋
县委书记级别不高,但权力不小。大到改革、发展、稳定,小到锅碗瓢盆、芝麻绿豆,都可以和县委书记扯上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县委书记这个岗位很重要,官不大,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这个官不好当。身处发展和民生一线的县委书记,越是“不好当”,越要恪守心中的责任,才能在“芝麻官”位置上挑起“千钧担”。
心中有责必先“知责”。梁启超在《呵旁观者文》中曾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的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认清责任,明确定位,既是更好履行职责的前提,也可以减少责任推诿。作为县委书记,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分内”职责是什么,“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需要切实用好手中的事权、人权、财权,履行好谋发展、促民生、抓班子、带队伍等职责,既要强调书记的“一把手”作用,发挥好个人聪明才智,又要摆正位置,发挥团队协作优势,为辖区的繁荣稳定和谐履职尽责。
心中有责须敢“负责”。县委书记作为我们党执政治国“一线指挥部”里的“一线总指挥”,距离人民群众最近,面对矛盾冲突最频密,执行政令法规最直接。正是这种特殊而重要的岗位,赋予了县委书记这一群体更大的责任,需要他们的肩膀硬起来。因此,县委书记要有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敢抓敢管、敢作敢为;面对矛盾和问题时,做到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有理有节。要有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秉着对后任者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多干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的工作,不贪表面之功,不图虚妄之名。
心中有责应能“尽责”。党和人民把干部放在县委书记这样一个岗位上是信任,是重托,需要他忠于职守、尽职履责,需要他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如果“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全县发展面貌没有变化,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的县委书记至少是不称职的。心中有责的领导干部就要像焦裕禄、谷文昌、王伯祥等这些不同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那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埋头苦干为地方抓发展,殚精竭虑为百姓谋福祉,才能赢得群众爱戴,才能不辱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县一级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作为“一把手”的县委书记要牢记“心中有责”的要求,各负其责、勇于担责、守土有责,真正做到知责、负责、尽责,才能无愧于时代的使命和人民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