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态不如表率”,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任职时常说的一句话,言语质朴,却道出了为政之本、行动之要。率先表率并非仅仅源于外在标识,而是因为真正的共产党员,其信念、其担当、其风骨,早已融入血脉、见诸行动,在关键时刻、危难之际,自然而然地散发出夺目的光彩。这种“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特质,是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最直观体现,是赢得人民信赖和支持的根本所在。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让自己成为群众眼中“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先锋模范。
铸牢“一眼看得见”的忠诚信念,立起政治过硬的标杆。政治上的坚定,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植根于内心的信仰。战争年代,党员冲锋在前、视死如归,支撑他们的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和平时期,这种忠诚则体现在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立场上。它要求党员干部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补足精神之“钙”,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照亮前行之路。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做“两面人”,不当“墙头草”,以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让组织和群众“一眼看得见”那颗赤诚之心。这种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必须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以政治上的绝对可靠,展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如磐。
锤炼“一眼看得见”的担当精神,立起实干争先的标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共产党人的担当,体现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上,体现在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上。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同样艰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风险考验层出不穷。是真担当还是假作为,群众心中有杆秤。真正的担当,是面对发展难题敢于探索突破,面对矛盾冲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挺身而出。它要求党员干部摒弃“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克服“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躺平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要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看准了的事情就一抓到底,定下来的任务就奋力完成,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时代呼唤和人民期待,让敢担当、善作为成为“一眼就能识别”的党员徽章。
涵养“一眼看得见”的为民情怀,立起服务群众的标杆。“枝叶关情”的为民之心,是共产党人最深厚的情感底色。战争年代,党员之所以能被群众“一眼认出”,正是因为他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这种血脉联系,是党的执政根基。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落实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行动中。要主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民心。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要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和感受,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百姓心为心,用真情服务赢得群众“一眼就亲”的认可。这种为民情怀,最终要体现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让人民真切感受到党始终在他们身边。
“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共产党员,无需自我标榜,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已在行动中彰显。如此而言,当每一个党员都能让群众“一眼看得出来”时,我们党就能始终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唐代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