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9049169

传振兴薪火,驻村更助村——资阳市安岳县卧佛镇木门村第一书记 昌朝文

www.gcdr.gov.cn (2025-01-09) 来源:民族地区工作处

群山环抱拥起一座木门寺,山脚下被柠檬地环抱的就是木门村党群服务中心,此时,村民们正有序排坐在门前的院坝内等着医生问诊。这是资阳市人民检察院见证木门村完成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第8个年头,也是昌朝文接任木门村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二年。2023年9月,为了接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昌朝文主动请缨,成为了安岳县卧佛镇木门村第4任第一书记,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将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驻村帮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无悔选择书写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上的精彩华章。

谨以天籁之声,发以木门之音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2023年9月到村伊始,昌朝文便带着两名队员开始了村情调研,留守儿童问题成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昌朝文发现,这部分孩子的父母多为了生计长年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了农村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由于父母关爱的严重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留守儿童柔弱内向的性格和自卑心理。

为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丰富文化生活,昌朝文同工作队员一起向其帮扶单位汇报,发挥派出单位的专业优势,组织结对共建支部的检察官和音乐老师为合唱团倾力创作歌曲《我们看向远方》,并组织当地40名留守儿童,以“木门寺”、“木门村”等极富地域特色的IP为合唱团命名,成立了木门村首个合唱团——“木门之音”少年合唱团,并由来自文化馆的队员担任指导老师。合唱团的成立为木门村及周边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更亮丽的色彩,孩子们在嘹亮的歌声中展示自我,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2024年以来,“木门之音”少年合唱团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四川日报和资阳市融媒体中心分别为其摄制宣传片,并参加了四川省第四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资阳安岳赛区线下展演。老百姓赞道:“孩子们以前过年时候的开心,现在天天看得到,工作队帮到我们心坎上了。”

图片1.png

木门之音少年合唱团正在排练

巧激内生动力,奋提振兴精神

乡村振兴,群众动力是基础。昌朝文始终坚持调动木门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坝坝会组织村民开展有奖问答、观影等多种活动,向村民宣传政策的同时,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下一个问题,医保断缴后首次参保有多长时间不能享受医保待遇?”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群众更加了解切身的惠农政策,昌朝文一改传统的说教式宣传,常带领队员们把老百姓召集在村委会院子里开展有奖问答活动。2024年10月,医保征收的预热阶段,昌朝文和队员们围绕医保农保等与村民利益切实相关的政策进行提问。得益于平时宣传到位,村民们纷纷举手抢答,牙膏、香皂、洗衣粉等礼品送到村民手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队员们一致认为,通过有奖问答,既可以宣传政策,也可以了解群众诉求,解答群众疑问,有利于提升村民对惠民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昌朝文还注重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精神宣讲、观看《湘西剿匪记》等红色电影等方式,和木门村“两委”一起凝聚村民群众思想共识。不仅让群众茶余饭后有了更多彩的娱乐方式,更宣传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共建和美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2.png

昌朝文正在同村民一起观看院坝电影

一心为民纾困,践行履职担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为民办事职责,昌朝文坚持“软硬兼施”推进乡村振兴。一方面,他不仅对接帮扶单位资阳市检察院,联合资阳市中医院共同开展“仁爱桑梓·健康乡村”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专业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昌朝文还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推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花坛改造和跨村渡槽美化,是他带头改造乡村环境的第一步。

图片3.png

昌朝文正在同村民商议乡村建设事宜

“哎,村上这条路这么烂了,开车都挂底盘,啥时候有人来修嘛”,许多进村出村的群众都感叹到。木门村入村公路建设和断桥问题一直是群众最关心、“吐槽”最多的问题,昌朝文每每听到群众抱怨,心里总不是滋味。经过反复思考和开会研究,昌朝文下定决心,哪怕踩破市、县交通局的门槛,也要把道路和断桥维修的项目争取下来。于是昌朝文隔三差五就往帮扶单位和交通局跑,积极反映修路存在的问题和可以采取的解决措施,并得到了市县检察院和市县交通局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目前,经多次与市、县交通部门对接争取,木门村3组断桥已于6月底建成使用,10月,木门村入村公路顺利通过招投标并正式动工,断桥和入村路的建设,将有力解决村民出行难绕路远的问题。同样,昌朝文也多次会同村“两委”向镇党委政府、县农业农村局汇报,成功争取安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有效解决了云天农场的环保难题,保障了集体经济绿色持续发展。为民纾难解困这条路,昌朝文从不畏困难并矢志不渝。

昌朝文常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从机关到乡村,入百家门方知百家情,帮百家忙方解百家愁,木门村驻村第一书记昌朝文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他是乡村振兴领路人,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在昌书记驻村帮扶的奋斗和汗水中,木门村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