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聚焦基层难点痛点和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城市乡村统筹布局、小切口微改革精准发力,创新实施基层治理现代化“十大微改革工程”,着力推动治理提效、服务提质、发展提能,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坚持多方联动,找准改革需求。把微改革工程与基层实际、群众需求相结合,调动各方力量、运用多种方式摸准实情、找准需求。深入一线抓调研。巩固拓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市委书记、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主任率队,由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28个成员单位组成11个专项调研组,深入农村、社区等一线摸情况、找问题,找出了村级集体经济总体薄弱、基层人才短板补足乏力、“互联网+政务服务”普及应用程度不高等12大类140多个问题。部门会商找短板。结合“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聚焦“建强组织筑堡垒、服务中心作贡献、为民办事解难题”等主题,召集城管、民政、住建、卫健、人社、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分析城乡基层治理的短板弱项,社会组织培育力度有待提高、三无小区改造力度还需加大等问题。开门问计听民声。持续推进“群众最关心的十件事”征集活动,广泛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四个问计于民”活动和“整装再出发、奋斗‘十四五’”大讨论活动,通过电子邮件、网页互动、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1540条,筛选出了一批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金点子”。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改革内容。紧扣两项改革“后半篇”目标要求,充分运用调研摸底成果,以解决实际为题为导向,确定微改革内容。优化资源配置。针对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实施“乡村振兴实践工作站”建设,引入高校师生到基层一线开展产业规划等实践活动。聚焦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非政府驻地资源分散等问题,实施“集镇社区大党委”建设,组织派驻机构成立社区大党委,统筹推进便民服务网络、落实人才支撑等。提升发展质量。聚焦老旧小区矛盾多等问题,实施小区治理“三无”变“三有”建设,应建尽建小区党组织,大力推进引进物业服务公司、开展志愿服务等工作。着眼解决城市社区建设缺乏美感等问题,组建200余名“人才库+顾问团+营造师+众智组”社区规划师队伍,积极参与社区改造项目。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亿”工程,发挥农交所等专业平台作用,实现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增强服务能力。着眼强化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和群众健康保障,在村(社区)全覆盖建设“公共卫生委员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卫生服务。针对小区治理人少事多等问题,实施小区治理“领航行动”,选派200余名职级干部直沉小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提高治理效能。针对社区治理信息共享不足等问题,实施“智慧社区”建设,构建起集党建、政务、安防、生活于一体的智能化服务体系。着眼解决社区网格职责交叉等问题,实施“一张网”协同联动治理,建立网格统一划分、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调配、信息统一采集、工作统一要求、经费统一保障的全科网格。针对基层多头报表等顽疾,实施“一表三审”,对准入类型、结构内容、经费保障进行严格把关,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坚持分类施策,确保改革落地。坚持把办事方不方便、群众满不满意作为问效标尺,注意区别不同情形分类抓好微改革项目落地落实,以绣花功夫织密善治画卷,让社区家园更宜居,民生幸福更有质感。项目责任全覆盖压实。配套出台实施基层治理现代化“十大微改革工程”分工方案,明确30余个地区单位职责,确保市级牵头部门和认领区县知责明责,履职尽责。把推进微改革项目与开展比谋划看特色、比能力看项目、比作风看变化“三比三看”相贯通,作为干部选任、年度考核、立功授奖的重要依据,作为市委重点工作考核保底线守红线减分指标,确保各项责任抓得紧、落得实。项目进度全过程把控。坚持挂图作战、打表推进,建立“十大微改革项目推进”台账,按月、按季“报账、晒账、销账”,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定期召开办公例会、现场拉练会,对项目进程、推进实效进行全面评估,对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定期通报,对当下能改的问题,立行立改,马上见到效果。市县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城乡基层和行业领域一线,深入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现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全力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做深做实、做出成效。项目成效全方位反馈。结合电视问政节目,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普通党员群众、基层干部、媒体代表等,组成基层治理观察评审团,牵头单位采取先进分享经验与后进谈整改举措相结合的方式,对“十大微改革工程”推进成效进行阐述,全面评估群众满意度。各地各单位认真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部署,结合本地区本领域实际,深入查找基层权小、责大、事多的症结根源,沉下心花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微改革”做实“大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