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委组织部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各项安排部署,着力在加强统筹协调、选优配强干部、做好风险防控方面狠下功夫,坚持做到“四个坚持”,致力选好临时党组织“领头羊”,有效夯实基层基础,全力确保本轮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平稳、高效过渡。
坚持调研先行,让调整更调优。坚持做好调查研究,推行挂包指导,认真收集民意,逐一扫除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不利因素。一是做实调研,摸清家底。区委成立15个专题调研组赴各乡镇街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访谈干部和群众代表,摸清涉改村(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履职能力、群众基础、后备干部队伍等,为下步合并村(社区)搭建临时党组织和工作委员会奠定基础。二是挂包指导,把关定向。全区32名区级领导挂包联系15个乡镇街委,坚持一周一调度,各区级领导深入涉改村(社区)开展谈心谈话,收集调整意见建议,严格审核把关新任临时党组织成员。三是汇集民意,优化方案。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人选纳入组织视野,不断优化调整干部配备方案。
坚持优中选优,让临时更凝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好干部标准,优先选拔整治素质过硬、主动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一是强化全面比选,择优留任。针对整村合并和村居合并等多村合一的,对原任村(社区)党组织班子逐一比对“过筛子”,真正实现合并村新的临时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变得更强。本轮调整择优留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98名,从原村(社区)“两委”班子选拔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6名。二是落实联审机制,从严把关。严格执行村(社区)“两委”干部联审工作机制,实行村(社区)、乡镇(街委)、区级相关部门“三级联审”,从严把关村(社区)“两委”临时班子,审核拿下5名不适合人选。三是推行下派兼任,带速提能。针对个别合并村(社区)人难选、矛盾大的问题,推行机关优秀干部下派兼任临时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强合并村(社区)新任人选培养、矛盾调解等相关工作,本轮调整共下派任临时党组织书记6名。
坚持任前谈话,让纯洁更纯粹。为切实做好本轮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认真做好干部谈心谈话,通过单独谈、集中谈、重点谈等方式,让涉改村(社区)“两委”干部支持改革、转变角色。一是单独谈解开“思想疙瘩”。各乡镇党委书记亲自对涉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镇党委副书记对涉改村(社区)其余班子成员逐一谈心谈话,全面掌握思想动态、工作能力等,讲清楚此次改革对村干部去留政策,解开村(社区)“两委”干部“思想疙瘩”,正确对待去退留转。二是集中谈换上“前进行装”。各乡镇(街委)召集新任村(社区)临时“两委”成员任前集中谈话,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廉政教育,督促抓好角色转变,让各村(社区)成为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前沿阵地。三是重点谈吹响“冲锋号角”。针对部分村情复杂、发展压力大的合并村,挂包区级联系领导和乡镇党委对村临时“两委”班子进行重点谈话,进一步讲清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工作要求,督促担当起过渡期职责使命,确保平稳过渡。
坚持双向任职,让合并更合心。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以及村“两委”交叉任职,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让合并村更合心、合力,工作实现同心、同向。一方面,执行好“一肩挑”。凡是合并村临时党组织书记按照“一肩挑”配备。截止目前,全区105个行政村“一肩挑”77个,占比达73.33%。另一方面,推行好“交叉任职”。凡涉改村(社区)临时党组织书记兼任工作委员会主任,临时“两委”班子全部实现交叉任职,有效保证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