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这深刻阐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追求,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奋斗指引。
政绩观的问题,是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至要问题,反映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和格局境界。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解决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
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落脚点是要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干事是“试金石”。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重要使命,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有感、人民认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考核是“指挥棒”。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重要内容,重点看想问题、干工作、作决策是否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看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工作中是否做到一切为民,看在抢险救援、反分维稳、疫情防控等重大关头是否坚持人民至上,看是否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干部的为民情怀、为民作风、为民实绩考准考实。用人是“风向标”。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重要标准,大力选拔不忘初心、为民谋利,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坚决不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人民群众、漠视群众利益的干部,推动形成担当实干、一心为民的良好风气,使为民造福成为各级干部的永恒追求。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讲,无论任何时候,这一点都须始终不忘、一以贯之;无论任何情形,这一点都须始终不渝、毫不动摇,使之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勇毅担当,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特约评论员 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