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2147760

王正谱同志发表署名文章: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组织保证

www.gcdr.gov.cn (2020-05-11) 来源:红旗文稿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组织路线对于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充分发挥,汇聚起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深厚伟力。

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1990年12月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过去,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掀起一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反贫困斗争,践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铮铮誓言,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

党的初心和使命反映了我们党的崇高价值追求,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注入强大动力。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我国贫困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又要有打攻坚战的历史担当,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超常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攻坚之战、为民之战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引。

四川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省委常委会坚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每年举办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深学深悟中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把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作为必须打赢、不容有失的关键战役,非常之时拿出非常之举,收官之役形成决战之势,以决战决胜的实际成效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两个维护”、检验政治忠诚。正是因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脱贫攻坚号令千军战贫困,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的大情怀、大志向。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列宁根据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经验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革命时期就把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雄辩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夺取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立了根本政治原则、指明了根本政治方向。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根本在于坚持和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挂帅、亲自督战,召开专题座谈会分析形势、研判任务、作出部署,加强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压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促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一起干,党中央坐镇中军帐的“帅”位,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大政治优势有力彰显。

四川省坚决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的领导机制,建立省领导联系市(州)、贫困县和贫困村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战斗阵型;全面实行省州两级挂牌督战,构建省级领导挂帅督战未摘帽县、现场工作组督战到村、业务指导组巡回指导、帮扶工作组适时参战的工作体系,省委书记、省长直接挂帅、直接负责脱贫难度最大的深贫县,省级领导分别负责联系未摘帽贫困县,带头下沉最偏远的乡、最贫困的村、最贫穷的户蹲点调研、一线督战,带动各级领导干部亮剑冲锋、战斗在前,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坚决确保脱贫的成色和质量,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正是因为党的领导坚强有力,脱贫攻坚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信心和信赖。

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并提出“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培养选拔了大批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着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强调各行各业干部又红又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提出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为推进改革开放培养选拔了大批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人民事业需要出发,鲜明提出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号召贤才能人上一线、精兵强将下基层,推动各级干部在实践中练本领、长才干,为新时代培养选拔了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我们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造就了一支总体上适应当时形势任务需要的干部队伍和大批善于治国理政的优秀领导干部,这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关键的少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在扶贫开发的万里长征中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越到最后越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越需要集中优势兵力打硬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尽锐出战。党中央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实行最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管理措施,对贫困地区党政正职在脱贫攻坚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对表现优秀、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及时提拔重用,对深度贫困县县委书记直接约谈,确保阵型不乱、干劲不松。

四川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把选派精兵强将作为首要之责,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调配精锐力量充实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大力推动急需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集结,持续开展千名干部人才援藏援彝帮扶行动,把“最能打的人”集结到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把支援凉山彝区作为重中之重,针对凉山州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实际,从全省统筹选派精干力量组建综合帮扶队,对表现优秀的贫困县党政正职、乡镇党政正职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优先提拔使用,对作风不过硬、能力不胜任的坚决调整处理,确保攻坚力量与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相匹配;把激励担当实干作为关键之举,健全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制定落实关心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政策措施,对深贫县党政领导班子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和集中调研考核,大力表彰宣传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鲜明在脱贫攻坚一线担当实干的用人导向,推动各级干部拿出“战”的作风、“战”的行动、“战”的成效。正是因为精锐尽出上一线、挑重担,脱贫攻坚有许多最好的干部、最强的干将,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强大的动员力、战斗力。

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任何政党都是以组织形式存在和发展的,组织严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光荣传统和强大优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在无产阶级中的实际作用和表现,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列宁深刻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统一完备组织体系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就规定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原则;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要求“努力改造党的组织,务使党的组织确实能担负起党的政治任务”;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没有党的组织是不行的”。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从党的历史中走来,基层党组织与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紧紧相连,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紧紧相连,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紧相连。我们党能够完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和任务,是同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密不可分的。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基层是基础,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尤其要加强工作第一线的组织领导”,多次强调“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树立重视基层、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脱贫攻坚向基层聚焦聚力。

四川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长远之策,认真落实“定期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求,深入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实行“一村一策”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通过整顿把书记选好、班子配优、组织建强;认真落实“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要求,向贫困村、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精心选派贫困村“五个一”、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力量,充分发挥各类帮扶队伍作用;认真落实“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要求,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加强贫困地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汇聚“生力军”;认真落实“提高贫困治理能力”要求,积极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党组织建设,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乡村干部大规模轮训,增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能力。正是因为大抓基层基础,脱贫攻坚一线党旗高高飘扬,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民心。

把群众组织起来奔小康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把群众组织起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早在1906年12月,列宁就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重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党的一大党纲提出要“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毛泽东同志专门以《组织起来》为题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让整个边区克服严峻困难走上了正轨;解放战争时期,“发动群众创造战场”,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激发亿万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敢教日月换新天”,创造出“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

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要确保我们党“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中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根本之策。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首先靠的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反复强调要“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组织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四川省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积极组织引导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推进巴山新居、乌蒙新村、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建设,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动员贫困群众参与,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新家园;组织引导群众过上好日子,落实“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激发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开展“和谐乡村行”、“洁美家庭”创建等活动,集中推进彝区禁毒防艾、移风易俗等攻坚行动,驱除愚昧、落后、贫穷的“鬼”;组织引导贫困群众形成好风气,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引领乡风民风为之一新。如今,走进脱贫巨变的凉山彝区,“精准脱贫瓦吉瓦(好得很)、习总书记卡沙沙(谢谢)”,处处可见、口口相传,群众发自内心感恩总书记、感恩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