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元市利州区聚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深入实施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攻坚行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实践中,赤化镇党委聚力解决“项目怎么选、什么人来建、资金怎么筹、效益哪里找”四大难题,探索村“抱团”、集中“造血”方式发展集体经济花卉产业。今年4月,项目运营以来,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600余万元。
找准定位——破解“项目怎么选”的难题。始终围绕市场谋,抓住市场干,聚焦“三个精准分析”推动高点起步。一是精准分析区位优势。聚焦赤化镇毗邻“两城、两景、两园”(两城:三江新区城市区、剑阁新县城,两景:剑门关5A级景区、昭化古城4A级景区,两大工业园:宝轮工业园、赤化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位优势,确定近郊旅游发展方向。二是精准分析市场需求。在反复论证成都、江油等地花卉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瞄准广元城区、川陕甘结合部周边赏花经济市场空白的现状,确定建设都市农业主题公园和康养旅游度假区,致力打造集赏花阅花、游乐休闲为一体的泥窝“花花世界”花卉博览园。三是精准分析项目可行性。镇党委先后组织7个村(社区)12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广元城区以及宝轮、剑阁等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开展大调查;同时聘请文旅、农业、林业、园林、法律等领域专家20余人把脉,召开6次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最终确定建设花卉文创博览园项目,“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
组织引领——破解“什么人来建”的难题。始终突出“三个强化”,坚定推进基层党组织对集体经济发展领导。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建立“镇党委领导+村党组织实施+群众参与”引领机制,推选泥窝社区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建立“泥窝社区党组织+合作社+企业”的管理运营机制,成立集体经济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公司,自始至终保障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有力领导。二是强化思想引领。镇党委先后组织镇、村、组干部130余人赴成都、陕西等地考察学习,开展就地就近培训500余人次,广泛开展“在外地看到什么、在赤化干什么”的大讨论7场次,凝聚镇村干部“集体经济搭平台,大众创业共致富”的发展共识,保障项目有力有效推进。三是强化人才先行。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高薪聘请1名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职业经理人。同时,通过与文化传播公司合作,引进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技术人员4人参与经营管理,起步就推进园区规范化运行。
领筹聚创——破解“资金怎么筹”的难题。按照“集体经济参股保底分红+一般股权持有者等比分红+引入工商资本合作经营”模式,推动“领筹聚创”、大众创业。一是探索推行村干部领筹。为筹集项目建设第一笔启动资金,镇党委号召7个村18名党员干部带头筹钱,众筹91万元启动资金,按照26.76%股本保底不分红原则,让干部身体力行、捆绑入社参与村集经济发展,推动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二是探索打捆集体经济资金入股。为壮大项目,镇党委统筹整合农业农村、林业、扶贫、旅游、交通、水利、商务等涉农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持续投入项目建设,同时整合7个村242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作为建设资金,并按71.17%的股份作为优先股,按照每年不低于入股参股资金的5%实现保底分红,保障了项目推进。三是探索引入公司合作经营。为缓解长期投入资金压力,以集体经济企业为平台,引入社会工商资本参与经营,比选招引四川金话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文化演绎、旅游营销、活动策划和参与景区管理等工作,按照门票收入五五分成的原则共同经营,既保证运营成效,又减少了即期投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配套设施服务功能。
多元运营——破解“效益哪里找”的难题。泥窝“以花为媒”,每天前来观光游客如织,美丽经济效益不断显现。一是发展门票经济。加强与企业合作经营,门票收入成为集体经济主要收益。开园仅4个半月,成功举办利州区第三届康养惠民年活动、梦幻灯光节等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村集体经济门票分红收入达到80万元。二是发展物业经济。通过流转土地,新建停车位400余个,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取卫生服务费。园区内长期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苗木栽植养护、物业服务等就业岗位50余个,优先聘用当地村民就近务工。三是发展配套产业。围绕“吃、住、游、购、娱”,招引返乡创业、市民下乡人才发展配套产业,丰富园区业态,新建趣味游乐场1家、开设田边市场1家、特色小吃23家,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取租赁费、物业费。新建、改扩建星级农家乐7家,日均接待游客300余人,带动沿线6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同时,注重共享共赢,对购买景区门票的游客,在农家乐用餐时给予优惠,带动农家乐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