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深入实施“四川省十万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通过拓宽视野、统筹资源,奏好“选优”“育强”“激活”三部曲,培养储备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群众口碑好、干事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村级后备干部。
百里挑一谱好“选优”曲。一是拓宽视野“选人”。将好干部标准和“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原则贯穿选拔全过程,突出政治立场坚定、带领致富能力、专业知识结构、热爱村级事务、群众公认度高等条件,重点从退伍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致富能手、农村实用人才、大学生村官、“两新”组织负责人选拔后备干部人选,提高人选质量。二是多方联动“把关”。坚持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会同纪检、政法、民政、卫计、信访等部门,重点审查后备人选的政治立场、德才素养、一贯表现和遵纪守法情况,对有违纪违法行为、群众意见较大、口碑形象不好的人选一律排除在外,把35岁以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纳入重点培养储备对象。三是严格程序“审查”。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的方式提名后备干部人选,经村党支部推荐建议人选、乡镇党委组织摸底调研联合审查审批、县委组织部备案培养管理,在近6000名青年人才中遴选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153名。
全幅武装填好“育强”词。一是红色文化教育“固本”。依托通江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广泛开展重走红军路、重唱红军歌、重温红军情等活动,县、乡、村三级联动,组织村级后备干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600余次。二是政策理论教育“培元”。将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纳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县委党校、村镇学院等载体,开展政策理论、社会治理、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教育培训30批次2500余人。三是现场实践教育“提能”。将现场实践教学作为每一期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必修课,每期培训安排2天时间到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基地、新区建设一线参加跟班历练,先后组织3批次200名后备干部到仪陇、遂昌、成都等地参加实践提能,激发村级后备干部创新思维、创业动力。
因人施策唱好“激活”调。一是精准服务扶“能人”。围绕特色产业、特色小镇、电子商务、高新技术等领域,出台科技创新奖励、重点创业项目补贴、农产品加工企业补贴、特色产业发展补贴、创业品牌奖励等创业扶持政策5个方面30余项,因地制宜推出扶持项目4类17个,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服务。全县20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参与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和领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自主创业350人、本地就业2470人,带动近5万人稳定脱贫。二是关怀激励塑“标杆”。将村级后备干部的关心激励纳入全县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内容,利用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对生活困难的后备干部进行关怀慰问,对成绩突出、组织认可、群众认同的后备干部给予表扬。2018年全县走访慰问村级后备干部300余名,帮助解决具体困难1000余个,推荐242名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各级党组织表彰表扬村级优秀后备干部100余名。三是定期研判选“头雁”。成立9个村级后备工作指导小组,对全县568个村(社区)的后备干部实行定点联系指导,实施“每季度进行一次评议、每半年开展一次研判”行动。鼓励村级后备干部依法参选村民小组、社会组织负责人,推荐作为群团组织负责人候选人。优先从表现好、素质强的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村“两委”班子成员。目前,全县从村级后备干部中产生“两委”班子成员205名,发展村级后备干部党员79名、推选为县乡“两代表一委员”7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