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理县直面党建任务落实差距、村干部队伍素质不优等问题,坚持抓小抓细,着力提升农村党建质量。
抓常建长态,突出精准落实。一是建立工作联系制度。30名县级领导、59个县级部门、25名组工干部分片区全覆盖联系指导30个乡镇(街道)工作。每季度由包片的副部长带队到联系点调研,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建立月述职制度。按照“每月一小述、半年一大述”的方式,每月底灵活选择5-8名党务副书记述职,半年全覆盖集中述职。落实“汇报工作、逐一点评、集中学习、答疑解惑”四个步骤,推进述职常态化,解决党务干部“本领恐慌”问题。三是建立月派遣单制度。每月底由县委党建办牵头,整合组织工作、中心工作任务,制发下月党建月会任务派遣单,条目式列出学习内容、重点工作任务等,指导乡村两级按清单作战,推动党建任务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抓严促真管,绷紧制度红线。一是净化源头活水。深入推进组织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回头看”,对4133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居)组干部开展“过筛子”式体检,清理撤换不胜任、不称职的村组干部46人。二是开展专项整顿。对乡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开展集中检视,诫勉工作履职不够的10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6名包村干部,对114名工作不在状态的村组干部给予提醒谈话、教育疏导。配备30名乡镇党建办主任,配齐宣传、政法、统战委员。三是堵塞制度漏洞。制定《村(社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十六项制度》,建立学习培训、人选准入等规定。落实村“两委”干部人选调整审查备案制度,建立纪监、政法等9个部门联审机制,组织部、民政局分线审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调整人选,将人选的直系亲属纳入审查范围,进一步关紧选人“闸门”。
抓实提质量,鲜明实绩导向。一是畅通“出口”关。坚决撤换不担当、不作为的村组干部,推动村组干部能上能下,每年倒排整顿一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指导11个村试点“一肩挑”,督促乡镇配齐空缺村“两委”班子成员。二是强化政治激励。县委定期评选一批先进村级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建立《村干部保障服务县域重点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对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村干部,取消下届任职提名资格。坚持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村干部参加上级调训,每年拿出名额面向符合条件的村干部报考乡镇公务员。三是提高经济待遇。全额保障村干部基本报酬,建立村“大三职”干部养老保险、人身意外险、入户奖补和绩效报酬制度,结合推进“一肩挑”工作研究制定村干部兼职兼薪办法。对23个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整合财政、党费及其他投入700万元给予支持,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