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6168602

色达县:“训、育、战”一体 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力聚行远

www.gcdr.gov.cn (2019-06-26) 来源:中共色达县委组织部

色达县聚焦“县摘帽”总目标,坚持训强攻坚力量、育优攻坚队伍、倾尽全力出战,以关键之举顺应关键时期,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见到实效。

“训”上发力,加快思想“新陈代谢”。一是补足精神之“钙”。借助乡村组织运行分析研判和日常调研,县委组织部坚持“帮扶工作必查、帮扶力量必谈、帮扶成效必问”,全覆盖与267名驻村帮扶力量谈心谈话,约谈“不尽职”驻村干部5名;集中组织观看《索玛花开》《第一书记(第二季)》等教育影片,传导帮扶工作正能量,凝聚帮扶合力,靶向解决帮扶干部思想懈怠、作风漂浮、畏难卸责和回避矛盾等问题。二是充足知识之“电”。聚焦“五个一”“三个一”责任落实,围绕驻村帮扶、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和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核心内容,集中举办驻村帮扶力量培训2期,乡村专职党务干部培训1期;编制《脱贫攻坚政策文件干部读本》《脱贫攻坚政策理论藏汉“双语”读本》,全覆盖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理论测试,倒逼干部主动加强学习、主动履职作为。三是加足能力之“油”。县委选派2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逐乡驻乡开展脱贫攻坚内业资料规范建档培训;县委组织部选派1名分管副部长带队,组织县驻村帮扶办和部分第一书记赴州内乡城、道孚、炉霍等地实地考察驻村帮扶工作,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选派11名驻村帮扶力量赴稻城县参加高原藏区驻村干部示范培训,并安排1名驻村队员参与培训授课,交流工作经验,着力取长补短。

“育”中用力,促进队伍“提质增量”。一是育优村级队伍。结合软乡弱村集中整顿,摸排推动脱贫攻坚不力、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的村班子3个,问责处理村干部8名,确保一线队伍始终保持最优状态。围绕雅砻江上游5个深度贫困乡镇集中攻坚,采取“四推五审六教育”方式,累计从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9名,从返乡农民工中培养12名,从现任村干部中培养23名。二是育强基层人才。紧盯基层需求,着力在农村基层基础人才“引、培、用”上下功夫,强化优秀农民工回引,从农民工中培养村级后备力量32人;加强农村本土人才培养培育,依托“康巴英才”,培育养殖、缝纫、石刻、建筑等方面技术人才189名,建立实训基地17个。实施“百名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按照政治可靠、年龄在35周岁左右、文化水平较高、具备一定致富带富能力的标准,遴选培养村级后备干部419名。三是育好攻坚主力。坚持强化脱贫攻坚群众主体地位,突出“致富带头人”培养,强化“双培双带”,在培养、帮带和锻炼上下功夫,累计自主开展培训670场次,培训4690人次;采取“党员干部+培养对象”“培养对象+贫困户”的方式,组建帮带对子931对,着力发挥双培双带示范效应。强化“脱贫政策明白人”培养,从机关干部、村级网格员和农牧民党员中培养政策明白人428名,发挥本土宣教“优势”,强化政策教育“攻势”。

“战”时倾力,确保攻坚“出战必胜”。一是倾力强化示范引领。对标乡村党组织“五好”和党员“六好”标准,打造基层党建示范乡镇6个,基层党建示范村40个,党员示范岗125个,切实形成示范效应,发挥党建在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二是倾力推动思想浸润。坚持“政治”办学、“科教”兴学、“平台”助学、“严谨”治学,紧扣脱贫奔康和长治久安主题,办好“农民夜校”,编撰本土教材14类,优选夜校师资906名,设立种养殖、手工艺、旅游接待等各类“实训基地”17个,以夜校教育培育社会新风、淡化“贫困意识”、提升致富能力。三是倾力扶持集体经济。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集合农牧、财政、扶贫、乡村等力量,优选7个具备发展潜力的村,作为财政资金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村,着力发挥示范相应,破解集体经济“空壳”现象。四是倾力推动社会治理。紧扣“三创联动”,在全州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安康社区,实行“两委负责、专岗分管、网格直管、党员协管、大数据促管”的新型管理模式,加快乡村振兴进程。研发集基层常用数据采集、查询、分析和统计功能为一体的“色达县社会管理大数据平台”,致力提升现代乡村治理能力。五是倾力巩固基层阵地。坚持“规范、便民、实用”原则,投入4500万元,新建1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对26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改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