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中,阿坝县从拓宽选人源头、培优发展养苗子入手,采取四项措施建好优秀农牧民青年人才库,引来发展党员“源头活水”,为优化党员结构、提高党员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扩大视野“选”。乡村党组织对辖区内回乡知识青年、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农民工、非党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公道正派有威信乡贤等6类人员进行分类摸排和统计,每村建立了6类人员名单,纳入组织视野进行重点考察,拓宽了选人视野。
二是规范程序“入”。各乡镇包村组指导村党支部按照群众大会民主测评、支部党员会评议推荐、派出所政治初审、乡村联合走访考察四个步骤,对以上6类人员进行全方位了解,每村择优确定15名以上人员,纳入各村优秀农牧民青年人才库,作为发展党员的“源头库”。全县88个村实现“一村一库”,共有1584名优秀农牧民青年入选,从源头上为发展党员改善结构、提高质量打好了基础。同时对入库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动态更新,确保每村动态保持15名以上“库存”优秀人才。
三是加大培训“育”。按照“一年一训”的要求,乡村党组织每年初在群众外出务工、经商、采挖中药材前,以召开座谈会、上党课、开展联谊活动等方式,对入库的优秀农牧民青年进行培训,重点就党的知识、形势政策、发展成就、民族团结等内容进行学习培训,增强他们对社会发展形势的判断能力,提升对党的认识和感情,为下一步引领入党打下思想和感情基础。近两年来,全县共开展乡级集中培训31场次,村级学习培训152场次,参训参学达3900余人次。
四是结对帮带“引”。结合“分组联户”、“两联一进”等工作,开展乡村党员干部和优秀农牧民青年结对帮带活动,每名乡村党员干部结对联系1至2名优秀农牧民青年,实现优秀农牧民青年全覆盖结对。结对帮扶党员干部通过经常性“家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全面了解帮带对象的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和日常动态,在深入交流中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帮助提高思想认识,同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党、自发感恩党、自觉靠近党。近两年来,全县共帮带培养214名优秀农牧民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