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渠县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实现高质量“整县摘帽”的关键之举和治本之策,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扎实推进组织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实现党的力量和党的工作始终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
一、凝聚优势力量集中攻坚。一是实行“片区作战”让领导干部成为攻坚核心。将全县划分为27个“战区”,县级领导担任片区“指挥官”,县乡村分别成立指挥部、攻坚办、作战室,层层签订“军令状”,依托电视台“阳光问效”节目和“九比九看”现场会,“点对点”问效、“背靠背”评分,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二是探索“铁军扶贫”让退役军人成为拔寨先锋。把退役军人作为脱贫攻坚重要生力军,探索成立退役军人综合党委优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择优选派186人担任第一书记、94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80人担任村委会主任、256人担任村“两委”委员、70人担任驻村工作组成员,让最能干的人啃最硬的“骨头”。三是推进“干群结亲”让党员干部成为扶贫主力。23093名公职人员结对联亲47065户贫困户,落实“十包”责任,确立“八个一”目标,每月开展一次政策宣传、组织一次“送温暖”、参加一次生产劳动、整治一次户居环境“四个一”帮扶,以真情帮扶赢得群众真心认可,顺利通过10余次国省市“脱贫大考”。
二、强化底部支撑保障攻坚。一是紧扣标准建强战斗堡垒。深入推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实行工作标准化、任务清单化、督导常态化、问责制度化“四化管理”,全县568个村(社区)阵地规范达标,实施“头雁梯次培养‘双千计划’”选育后备干部1158名,坚持“四级联动”累计整顿转化后进基层党组织159个,基层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设岗定责发挥党员作用。以“细胞强健工程”为载体,全覆盖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量化管理,动员广大党员投身党员精准扶贫、贫困党员率先脱贫、党员党建电商扶贫“三大示范行动”,广泛开展“三晒三评”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比贡献、树形象、争先进。截止目前,全县3万余名农村党员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2.5万次,建成德康生猪养殖家庭农场78个、现代养殖小区515个,发展乡村电商200余家,销售农特产品2.7亿元,排名全省第六。三是股权量化壮大集体经济。突出“党支部+”核心引领,持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年提升”计划,带动12亿元工商资本进农村,建成脱贫攻坚引领区9万亩、特色种植基地16.8万亩、乡村扶贫车间31个。推行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折股量化”机制,从产业基地盛产期开始,分10年每年按投入形成经营性资产的10%分红,以2:3:5的比例量化给贫困户、村集体和所有村民,贫困户年人均分红300元以上。
三、激发各方动能合力攻坚。一是办好农民夜校增强内动力。坚持把“农民夜校”作为引领群众感恩奋进、合力攻坚的重要平台,全面推广“三奖一评”积分管理办法,深入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党员群众素质教育提升”“夜校+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和“夜校+党员远教扶贫”等行动,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脱贫攻坚的主体意识和行动自觉。二是强化人才扶持增强驱动力。编制脱贫攻坚人才需求清单,深入实施“宕渠英才汇聚工程”和“创业人才回引行动”,累计回引500余名在外务工优秀人才和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和领办企业。大力实施“千名乡土人才扶贫支持计划”,采取“科技大篷车+智力扶贫工作队”方式,累计开展农技培训3000余场次,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三是创新治理增强推动力。健全“一核三治”的基层治理体系,严格落实乡村党组织运行“两个规则”,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家训家风美·家和万事兴”“孝父母·懂感恩”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摒除陋习,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