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27407645

深度丨四川省校合作“朋友圈”扩大至20所名校 高频次牵手有何深意?

www.gcdr.gov.cn (2018-12-06)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与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彭清华尹力会见郝平并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林凌)12月4日,初冬的蓉城再添喜讯!

四川省与北京大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至此,北京大学正式成为四川省校合作的第20位伙伴。

近一个月来,这样的喜讯可谓接连不断。11月10日,澳门,四川省与澳门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29日,四川又“牵手”天津大学,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短短不到一个月,四川省与三所境内外知名高校签约。至此,省校合作的“朋友圈”已扩至20所名校,你知道都是哪些高校吗?来看本网详细梳理:

  省校合作的高频次动作折射何种深意?川报观察记者寻找答案。

思考一:

我们为什么需要省校合作?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论述,强调要扩大人才对外开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看来,实施省校合作,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深入贯彻落实,是四川扩大人才开放合作的关键一招。

事实上,这样的关键一招在四川有着特殊的意义。

先看四川的“人才省情”。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服务创新驱动聚才育才,改革体制机制用才励才,人才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省人才总量、人才素质、人才效能都显著提升,重点人才工程和平台建设成效突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四川作为人才大省而非人才强省的“人才省情”并未根本改变,特别是高精尖缺人才不足问题仍还比较突出。

再看四川的发展需要。当前,四川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也对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再作新部署。“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的形成,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至关重要,这也决定了四川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人才支撑,需要集聚爱国奉献的的各方面优秀人才。

以人才引领发展、驱动创新、促进开放,省校合作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

近年来,四川先后与清华大学等2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科教资源与四川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以最新签约的北京大学为例,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签约后,双方将围绕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医疗卫生和文化、人才交流与培训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其中,双方将适时推动国际金融研究院、北京大学西部研究院建设。而随着与北京大学的正式签约,四川的省校合作布局也趋于完善。

思考二:

省校合作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作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个引进的团队,易冲无线在行业内可谓鼎鼎大名。该公司人事行政总监汤琦告知,如今在整个无线充电领域,几乎70%的专利来自易冲无线团队。

省校合作协议签订后,四川省与清华大学多次磋商,决定共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研究院已陆续引进28个团队,汇聚各类人才300余名,成功孵化5家高新技术产业。

记者梳理多份省校合作协议发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平台建设都被写入其中。事实上,这样的合作并非停留在纸上。

随着深度合作开展,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四川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同济创业谷西部基地、香港城市大学成都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纷纷在川落地,同时省内高校与合作高校还共建了18个协同创新中心,吸引了一大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和高端人才落地四川。

墙内墙外同时开花。省校合作的伙伴中,我省还依托合作的6所在川部属高校,先后建成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环高校知识经济圈”,促进资源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干部人才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密切。据介绍,依托签约高校,我省每年在北、上、广等地举办“知名高校四川活动周”,在香港澳门举办“四川人才活动周”,引进800余名优秀选调生来川工作。此外,签约高校在持续扩大在川招生规模的同时,受委托培训我省干部人才3万余人次,为我省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省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省校间的深度合作,双方初步形成了集人才引进、干部培训、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四位一体”的合作格局。

这样的合作还梯次延伸。几年来,从省到市再到县,上下联动、各具特色、多点开花的校地合作新格局正逐步形成。据统计,各市、县政府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签署合作协议395份,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600余个,开展重大科技及人才项目合作1990余项,落地科技项目资金64亿元,引进各类人才49000余人。

“省校合作探索出了西部地区柔性引才用才新模式。”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如是认为。

思考三:

除了省校合作,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在边慧敏看来,透过省校合作,看到的是四川坚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定力和决心,更加有力有效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积聚到治蜀兴川事业中来。

她也注意到,除了省校合作外,四川的平台建设多线发力。近年来,四川与中科院、工程院、中物院以及40余家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有效推进省院省企合作。同时,西博会、海科会、科博会等国际性平台充分得以利用。数据显示,五年来通过海科会吸引1800余名高层次人才来川发展。

边慧敏建议,在今后的平台建设方面,应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对接”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抓住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天府新区、自贸区等国家政策机遇。

以精准提升人才工作质量,平台建设只是一个方面。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精准抓实体制改革、政策创新、工程实施、平台建设和服务保障。这也明确了全省人才工作的实施路径。

日前,政策创新方面迎来了好消息。近日,四川省科技厅等8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扩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将试点单位由20个扩大到45个。

《意见》明确将围绕6个方面开展改革试点,包括探索深化“先确权、后转化”的有效模式等。改革的核心,是将职务科技成果的“国家所有”变为“国家、职务发明人共同所有”,以产权激励职务发明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据介绍,我省正在研究制定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军民人才深度融合发展、高校院所去行政化等方面突破性政策,构建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

重点人才工程也在有效推进实施。目前,我省以“天府英才”工程为统揽,大力实施“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等,围绕“5+1”现代产业体系方向发展,推动高精尖缺人才向优势产业和企业聚集。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加快把四川建设成为西部创新人才高地,推动四川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让四川成为人才聚集之地、辈出之地、向往之地。”这也是四川人才工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