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动贫困户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九龙县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三抓三促”举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培育贫困户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组织、引导贫困户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抓宣讲感化,促感恩奋进。一是抓实集中宣讲。以农牧民夜校为主要阵地,建立红旗夜校、流动夜校、融和夜校等载体,创新宣教方式,弘扬新时代精神,把农牧民夜校办成群众的学习平台、文娱平台、感恩平台,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催生群众可持续内生动力,让群众知悉惠从何来、恩向谁报。今年以来,开展宣教活动40余场次,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二是抓实一线教育。充分发挥63个村145名驻村干部每月驻村20天以上的帮扶优势,让党员深入一线,扎根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面交流,肩并肩共进,齐抓共创,用一片真心感化群众,全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营造让贫困群众“不愿不干、不得不干、不干汗颜”的氛围。三是抓实送教上门。为做好做实帮扶工作,在不影响村民白天劳作的同时,创新“夜访模式”,采取“1+N”“N+1”方式,安排驻村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到贫困群众家中坐一坐、看一看、谈一谈,了解他们是否发生临时性困难,真正让群众感念党的关怀和温暖,使老百姓感受驻村工作组的倾情帮助。同时也加强了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增强干部驻村精准帮扶的工作自觉性和时效性,极大的提升了帮扶工作满意度。
抓产业发展,促脱贫致富。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通过产业扶持、低保兜底和自主脱贫等方式,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增收难”问题。一是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为保障,推广“农户+支部+基地+企业(专合组织)”的产业发展模式,落实《九龙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财政奖励办法》《九龙县农业产业发展分险基金管理办法》等相关优惠政策,整合1060万元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分险基金,采取资金扶持、项目支持、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全县种植业覆盖贫困人口3725人,实现增收68.9万元,养殖业覆盖贫困人口3487人,实现增收73.2万元。并注重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服务业,积极推动劳务扶贫,带动55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务工,实现月增收2500元—4500元。二是村集体经济初见成效。以村级资源、资产、资金等生产要素为纽带,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发展以租赁经营、股份经营、专业合作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形成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集体经济的格局,已退出8个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人均达16.66元,集体经济达标率100%。三是充分发挥四项基金的作用。撬动金融信贷资金支持,设立专项基金820万元,目前共撬动小额信贷资金6129万元,带动贫困户1301户。强化救助基金扶持,设立教育、卫生救助基金各500万元,目前共使用卫生救助基金113万元,受益贫困人口683人;共使用教育救助基金26.96万元,覆盖贫困学生159人。
抓制度建设,促自强自立。一是建立包片负责和绩效挂钩制度。由驻村干部与村组干部签订“1+N”责任状,村组干部再与贫困户签订包户责任状,以结对认亲的树冠模式推进各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每村每月实行包户绩效大评比,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转化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感恩爱国意识、落实一线攻坚责任、激励村组干部活力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二是建立奖励办法。制定《九龙县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出台产业发展奖励办法,产业发展分险基金等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的系列配套政策,2016年以来发放了590余万的产业奖励金。以蓬勃兴旺的产业发展刺激就业,让贫困群众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以此激发群众发家致富的内生动力。三是建立奖励机制。制定出台《九龙县贫困户脱贫奖励金实施方案》,对提前脱贫的家庭,在继续保持扶持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对口帮扶单位不撤的前提下,对当年脱贫销号的给予每人800元一次性脱贫奖励,2017年以来共发放脱贫奖励金262.08万元。同时,整合公益性资金490.66万元,开发村级草管、村级防疫、公路养护、森林资源管护和乡镇综合类等公益性岗位1349个,帮助1349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