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1日,星期一,达州市达川区石板镇金刚村村活动室,第一书记周建权正在“村民说事室”集中接待前来“说事”的村民。“周书记,上次来给我们讲课那个劳模讲得好哦,他讲他创业致富的经历,听得我们硬是有劲头得很,你看能不能再请他来给我们讲一下课哟,让我们晓得自己究竟该怎么去发家致富。”5社贫困户张明权说到。
“这个事情简单,我尽快去联系对接,争取月底再开一次劳模宣讲会。”在“娘家”总工会分管劳模的自身优势,让周建权面对张明权的问题显得从容淡定。任金刚村第一书记2年以来,周建权通过探索推行“村民说事日”制度,主动邀请村民说事议事,及时组织党群晒事评事,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重大决策,架起一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2015年以来,达州市达川区立足于贫困总量大、贫困程度深的区情实际,坚持优选严管第一书记,将“尖刀班”部署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的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派就要派出最强的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请组织将我派到问题最复杂的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我有信心能够为群众做一点事!”来自区文广新局的干部朱毅获悉区上要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后,不顾家人的劝阻,坚决向单位请求担任第一书记。
选准一个人,带富一个村。2015年5月,达川区按照乡镇“点单”、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统筹选派出142名第一书记,突出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原则,将硕博专业人才派到产业滞后村、递进培养干部派到组织涣散村、部门班子成员派到基础薄弱村、退役军人到派矛盾突出村,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如愿”被选派到达川区的村务“乱村”、工作“后进村”、上访“专业村”-龙会乡花石岩村,朱毅面对困难没有退缩,发挥军人敢打硬仗敢冲锋的本色,强班子、抓队伍、调矛盾,短短半年时间,花石岩村的信访量下降了50%,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村里各项工作也有了明显起色。“自从朱书记到我们村后,不但自己工作很务实,连村上的干部都跟着改变了,我们村上有希望了!”76岁的老党员吴世明竖起了大拇指。
“选派优秀干部、专业人才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改善了村级班子的素质结构,为村级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达州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说。
管就要动真格管
管得好,才能干得好。第一书记来自不同岗位,能力水平有差异,要履行好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脱贫、发展集体经济、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五项职责”,必须真沉真驻到基层。如何通过制度规范下沉情况来监管考核?于是,“沉底指数”被提了出来,第一书记驻村要求被细化为驻村情况、帮扶情况、加分情况等3个大项目,包含工作纪律、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10项工作要求和39条管理要点,实行乡镇月考、督导组季度抽查、组织部年考三级考核机制,“该怎么做”一目了然,“怎样管”也有了标准。
看到8月份的“沉底”考核结果,石梯镇书湾村第一书记王玉文有些“自得”,因为坚持推行“参与式治村”机制,妥善解决了万只生态跑山鸡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50亩堰塘进行水产养殖发展集体经济、300亩红心猕猴项目等问题,在“推动精准扶贫、发展集体经济”两项,他都得了满分。而双庙镇某贫困村第一书记李某某就没有那么高兴了,因为连续三个月“沉底”指数考核低于60分,且在督导组暗访中被发现3次不在岗,他将面临被召回撤换的处理。
有考核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压力,从修路架桥到通水通电,从访贫问苦到送医送药,从单纯地“输资金”到“输智力”、从发展农村经济到改变农村面貌,“尖刀班”竞相发力。
干就要干出成绩来
8月23日下午,草兴乡燕山村黑木耳种植基地,贫困户张成述正在自家的地里忙活,利用扶贫小额信贷,他家贷款5万元,4万元入股村里的黑木耳种植专合社,年保底分红5000元,又用1万元种植了5亩香椿。“木耳今年完全可以分红,再加上香椿卖得好,今年脱贫不成问题,这都是石书记给我们选准了脱贫门路哟。”张成述笑着说到。他口中的石书记,就是区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派驻该村的干部石梏,到任后,他通过认真的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认为燕山村要摘穷帽,必须要兴产业。他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多次外出学习取经,决定在全村发展黑木耳、香椿两个支柱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该村已发展黑木耳400亩、香椿200亩。并成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我是村里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任期内交上一份组织和群众满意的答卷,必须要甩开膀子加油干!”
同样下定决心实干苦干的还有管村镇万祝村第一书记潘强,到村第一年,他发展全村群众种植了900亩核桃;第二年,他多方争取争取资金,为村上新建了活动阵地、文化广场,硬化了全村道路,实现工作一年有起色、两年上台阶。
把平台当舞台,142名第一书记很快在农村舞台上舞出了“大精彩”。2年多来,第一书记人均引进产业项目2个,142个贫困村在他们的带动下,发展达州脆李2万亩、蔬菜20万亩、米城5万亩,大力发展青花椒、柑橘、核桃等产业,惠及贫困户1135户。第一书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群众越来越高的“幸福指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达州市达川区委组织部 覃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