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川陕红色革命老区,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构建山清水秀的基层政治生态,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有力推动了幸福美丽达川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以上率下作表率
“空港新区规划已完成编制工作,城市控规面积预计新增25平方公里......”在区委最近召开的每月工作协调会上,各位常委分别汇报自己牵头的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区委常委班子通过以上率下,着力强化工作执行落实。
达川区委把自身建设放在首位,新一届区委常委班子集体向党旗宣誓,向全区发出了“忠诚、干净、担当”的承诺与号召。区委中心组突出理论学习,今年先后开展12次集体学习,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该区还完善常委会全委会运行机制,邀请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全程列席常委会,邀请基层党员代表全程列席全委会,全面加强决策民主。严肃常委班子政治生活,定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逗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常委会班子成员自律监管,每名常委向社会亮身份、亮职责、亮自律准则,公开分管工作、工作动态、联系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每名常委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活动,到联系点讲党课,到党校讲党课,带头树立党员意识。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思想到位、自身正位才能点子‘对味’,只有区委带头、常委示范才能提高决策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如是说。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形成清风正气
“积善立家、勤俭兴家、孝雅治家、诗书传家”,“治家舍节约、别无可经营”,“身边多鼓勤政劲、儿孙常做清廉事”,“读书改变命运”……3月8日,达川区今年第三个“党员活动日”,全区1143个党支部以“关爱妇女儿童?传承优良家风”为主题开展活动,征集晾晒党员干部家风家训3600余条,实现了用家风带党风促民风的良好效果。自去年开始,达川区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三,雷打不动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已经成为常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始终坚持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香隆乡党委每半个月拿出一天时间,组织全乡支部书记到一个村轮流开展“党课村村比”活动,现场聆听和评比党课报告。“通过看课件质量比认识、看课堂秩序比纪律、看课外行动比成效,既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还结合实际亮出了干事承诺,达到了‘以学促行、以知促做’的目标”,乡党委书记何兵说。
在贯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加强党内监督《条例》中,达川区紧贴基层实际,部署实施从严治党“细胞建设”工程,在全区各级党组织中全面开展“严格党内制度、严格纪律规矩、严格学习教育、严格管理监督、严格组织生活、严格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风气好、班子队伍好、担当落实好、服务群众好、工作业绩好、社会反响好”“六严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
“‘六严六好’创建标准,相当于《准则》《条例》的浓缩版,目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操作指南”,达川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树军在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的一席话,让来自150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豁然开朗。通过全面开展“六严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解决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基层落地落实的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形成党内清风正气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体制机制
着眼基层找问题,突破创新立新规。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达川区敢于打破既得利益、陈规陋习的阻挠限制,创新构建起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一整套机制办法。
区委鲜明提出“三重三不”用人导向,即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跑官要官的不用、送钱行贿的不用、官商勾结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的不用。三年来共选拔135名优秀乡镇干部到区级部门任职,选拔122名优秀机关干部下乡任职,优秀干部从基层来、年轻干部到基层去成为常态。
同时,达川区还出台《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十项措施》。随着“实行目标绩效奖差异化分配,建立干部“救助帮扶基金”,从“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优秀村干部中定向选拔一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等“硬货”的亮相,全区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极大迸发。
创新实施财政因素分配法,对乡镇按人口总量、离城距离、贫困程度、重点项目等要素权重,预算运行发展资金,每个乡镇每年实得可支配财力不低于100万元,人口多、任务重的乡镇增加至150万元,乡镇保运转、保民生、抓发展、化债务等职责有了充分的财力保障,根除了以往乡镇普遍存在的缺钱困境、找钱窘境。担任乡镇干部多年的龙会乡党委书记桂征雄最直接的感受是“更有尊严了”,“再也不用经常厚着脸皮‘东跑西要’了。”
针对过去民生救助存在多头管理、救助不及时、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达川区创新设立《十大民生救助制度》,整合原有救助项目,新设群众生活困难临时救助制度,救助权限一律下放到乡镇,群众生活困难救助的办理时间从平均10天变为立即办理,民生救助的公平性及时性、基层组织的服务力公信力、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信任度满意度都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推出315群众工作法,从制度层面有效解决缠访、闹访、以访压法和突破政策原则底线解决信访问题的现象。
4月5日,赵家镇九龙村支部书记杨学建接到了村民聂忠世的电话,告知他危房特殊救助的4000元钱已经打进了银行卡,一个劲地感叹党的政策好。对于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杨学建感触颇深,“区上实行的《十大民生救助制度》、‘315群众工作法’,真正是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打破了干群之前的‘隔阂’,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和支持。”
汇聚决战决胜合力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走进大巴山深处的龙会乡花石岩村,环山的村道上车来车往,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四年来,在原达县县委常委、现任花石岩村支部书记吴传全的带领下,该村围绕“生态农业观光、文化旅游度假”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种养循环产业,打造秦巴生态园……谁也不曾想到,花石岩村此前曾是全区的“最穷村”。
作为省定贫困县(区),达川区始终坚持在脱贫攻坚中检验干部的成色,检验政治生态建设的成效。出台超常规推进脱贫攻坚20条措施,采取“十比十赛”现场竞比、分片区召开现场推进会的推进办法,制定巩固脱贫成果帮扶机构不撤、队伍不散、责任不减、要求不降“四不”办法,开展“脱贫奔康争先锋”主题活动,探索推行抓党建促脱贫“六制工作法”,推行驻村帮扶工作“沉底指数”考核办法,制定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十不准”规定,全方位促进党员干部投入脱贫攻坚。2016年达川区2.8万名贫困户顺利脱贫,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三方评估和省、市工作督查考核,实现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达川区委党建办主任周全牵头对脱贫任务重的村“第一书记”进行多轮次随机暗访抽查,403名“第一书记”无一脱岗。“‘零’脱岗只是起码要求,关键是要构建让大家比着干的状态。”达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朱宏尚说。
“有了驻村工作组的帮扶,咱贫困户的日子有了奔头!”谈到脱贫致富,亭子镇长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眼里闪着喜悦的光芒。2015年以来,该村的驻村帮扶党员干部进农家、访民情、送温暖、促增收,协调资金75万元,修建了10.7公里的水泥路,又新建了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协调申报贷款300万元启动花卉产业项目……一系列举措点燃了群众脱贫奔康的激情。
山清水秀一悬帆,风清气正好干事。当前,达川区良好的政治生态已全面构建,干事创业的活力被全面激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达川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达州市达川区组织部 陈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