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更接地气
走出校园,与关联企业共同发展
进入7月,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科技园内各种创业讲坛、培训活动火热开启,这些活动都冠上了“创新协同”的主题。
实际上,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校园科技园,还是00年代步出学校的小型科技园,抑或是如今已步入3.0时代的规模化大学科技园区,“创新协同”一直是电子科大科技园发展的核心和追求的目标。而科技园区从孵化、加速到规模化三个时期的渐进,也映射出“创新驱动”的重要地位。
傍校企业突飞猛进
在电子科大西区科技园,汇集了上百家企业。成电医星数字健康软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廖邦富名片上,“教授”排在“董事长”前面。5年,企业从年产值500万发展到突破一个亿,这是他在携手电子科大之前不敢想象的。
1996年,已经49岁的廖邦富一个人带着在江油长钢总医院开发的医疗数字管理系统,只身来成都创业。“最开始在居民小区租间房子,既当办公室又当寝室,足足呆了三年。”用了差不多13年时间,终于打开市场,但企业一直徘徊不前。
2009年,新医改要求医院加强数字化管理,62岁的廖邦富看到了企业的春天。然而,发展迅猛的数字信息技术,让他力不从心。在一次创新论坛上,廖邦富结缘电子科大后,主动拿出企业25%的股份作为合作诚意,成为校企合作公司。双方共同研发出许多前沿实用软件,抢占同业先机。“若不是背靠电子科大这棵大树,企业发展不可能这么快。”廖邦富介绍,双方合作后的第二年,企业产值便翻番,到2013年已破亿。
三代园区见证创新发展力量
这样的神话,从大学科技园一成立便不断上演。
1998年,电子科大在沙河校区以电子信息产业大厦和学校瀚海楼为载体,成立科技园。很快,园区企业爆满,每年还有几十家等待孵化的企业排队等候入驻。
2005年,电子科大走出校园,探索在高新西区打造规模更大的大学科技园,培育出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华为子公司。“这个公司搬出园区前,产值达到几十亿,仅1年税收就达到4.5亿,带了3500名员工走。”说起华为赛门铁克搬出园区,园区副总经理徐枫不舍又无奈。
华为赛门铁克走后空出的3万平方米,不到1年就又被填满了。而即使园区最大企业离开后,这块占地只有61亩的小园区,年产值仍达10亿元,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亩均产出高达160多万元。
2012年,电子科大和双流县展开院地合作,启动了第三代大学科技园建设。这个占地460亩的科技园,也完成了电子科大架构新兴电子信息的“孵化—加速—规模化”的完整体系。
3.0时代园区更接地气
经过一年多建设,双流公兴镇华府大道旁,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成都园)规划展示中心已投用,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电子科大研究院大楼已建成。“科技园区由研究院、孵化园、产业基地三部分组成,分别对应技术研发、初步市场化、产业化三个经济阶段。”产业园副总苏波介绍,园区主要发展微电子元器件、物联网平台及终端应用等产业,目前已储备20余个项目,其中不乏全球领先项目。
与第二代园区相比,新园区从吸引企业到园区产值都翻了几番。园区全部开发完成后,可吸引相关上下游企业200多家入驻,每年产值至少达200亿元,实现税收约10亿元。
“我们的目标是协同创新,打造片区乃至西部的创新服务辐射中心。”苏波指着一幅园区区位图,科技园位于双流县物联网园区核心,周边布局了中国电信、伟创力等世界500强企业项目,和阿艾夫、航天恒星等国内外代表性项目。“走出校园,和这些关联企业共同发展,是大学科技园更接地气的一步,发展也将步入新阶段。”而这也是双流县在土地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能拿出这么多土地打造科技园的重要原因。目前,双流县正积极接洽引进北大、清华、浙大等知名大学入驻大学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