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生动力 服务经济发展
——对话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国庆
记者到达成都采访的这一天,恰逢四川省委组织部刚刚拿到中央编办批准设立中共四川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的文件。这意味着,四川省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已经理顺,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四川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特色鲜明,可圈可点,也为全国其它地方提供了颇多可资借鉴的样本。
Q:本刊记者 王晓宇 黄宇翔 A:周国庆
Q: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曾深入省内各地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范锐平在刚到四川的一个多月里,跑遍省内21个市州,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讲非公企业党建——四川对非公党建的重视缘何而来?
A:主要是基于三个因素。一是非公经济对全省的贡献越来越大。近几年,四川非公经济迅猛发展,2011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突破万亿大关,到2013年底,非公经济增加值达1.57万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5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8%。总体呈现出“56789”的特点,即:非公经济税收占全省总税收近50%,GDP总量近60%,经济增长贡献率70%,城镇就业近80%,新增就业吸纳近90%。
二是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数越来越多。2013年底,全省工商登记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317.5万户,从业人员924万人,占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63.4%。
三是在非公经济领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任务日益重要和紧迫。四川省委明确提出:按照“规模以上企业抓巩固、规模以下企业抓拓展、有党员的抓组织和工作覆盖、无党员的抓党员和指导员覆盖”思路,动态保持规模以上企业党的组织全覆盖,县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等重点区域、职工30人以上的重点企业、人群聚集的重点商业楼宇(市场)实现党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全覆盖。去年7月,在全省产业园区发展大会上,省委王东明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党建工作,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和作用发挥,为企业发展、产业壮大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Q:抓好非公党建,理顺体制机制是根本,这方面四川做了哪些精心谋划?
A:中办11号文件和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后,我们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了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大调研,对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提请省委出台了《四川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暂行办法》,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省委明确提出,县以上党委(民族地区除外)都要建立党工委,具体负责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去年以来,省委常委会就成立省委党工委进行了两次研究,确定了组建方案。目前,全省已有19个市州、169个县(市区)委建立党工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21人。同时,为整合工作力量,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市县普遍建立以纪检、组织、统战(工商联)、经信、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非公企业党建联席会议。
按照省委要求,四川在市县乡“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中,党委书记每年分别向上一级党委进行非公企业党建专项述职,接受党员群众代表评议和上级党委考核。这项工作已连续开展2年,去年3月和10月,省委组织部还先后两次对9个市州、22个县(市区),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调研督查和抽查。
针对全省产业园区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还正对产业园区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组织设置、工作运行、阵地建设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台全省产业园区党建工作意见。同时,我们鼓励各地在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队伍、党建指导员队伍、党员管理等方面探索创新制度机制。
Q:从企业出资人、党务工作者到党员职工,“人”是做好非公党建工作的核心因素,四川在这方面是如何激发这一党建的内生动力的?
A: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还是在人。现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党员人数少、党务人才少、出资人重视和支持程度不一、激励机制缺乏等诸多问题,我们的工作也主要从这些方面去破题探索。
我们实施了党建“动力工程”,为改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长期依靠外力推动的现状,紧紧抓住企业出资人、党务工作者、党员职工等关键要素,着力激发他们支持和参与党建工作积极性。
一是坚持教育培训与授予荣誉相结合,激发企业出资人对党的向心力。实施“千名企业家”培育计划;实施“明日之星”培养计划;各地党委普遍开展“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党建工作”优秀企业家评选表彰;省里每年落实200万元专项经费,采取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办班、国内外高校短训等方式,重点培训党员出资人和企业书记;3年来共推荐1600多名非公企业主担任县以上“两代表一委员”。
二是坚持落实待遇与政治关怀相结合,增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的内动力。省委结合贯彻全国组工会精神,出台“2+6”文件,明确规定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人员,要拿出一定名额从取得“红领先锋”资格证书人员中定向考录聘用,并把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纳入遴选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后备人选。去年以来,全省共有30多人被定向招录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
三是坚持经费支持与阵地保障相结合,提升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各地探索税前列支、党费返还、财政补助等方式,多渠道解决党组织经费投入问题。眉山市财政每年补助每个非公企业党组织2000元活动经费。广安市、旺苍县出台政策将党建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按职工年度工资总额0.5—1%列支工作经费。目前,全省在工业园区建立非公企业区域性党群活动中心81个。
四是坚持培育典型与宣传表彰相结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力。近年来,全省培育6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全国“双强百佳”党组织;涌现出党的十八大代表、彩虹集团董事长刘荣富,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罗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兴事发公司一线工人马朝全等一批企业党员先进典型。
我们还实施了“万名党员”培养计划,提出每年要在非公企业重点培养1万名以上党员目标。2012年以来在非公企业查找出流动党员8300名、新发展党员1.7万名。开展“红领先锋”行动,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全省市县两级普遍建立企业后备党务人才库,据统计,已有1.43万名退二线党务干部、村(社区)退职书记、优秀大学生村官、企业业务骨干党员等纳入重点培养、跟踪管理范畴。推行党组织书记资格证书制度。坚持把企业党组织书记纳入基层党务干部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党校、高校等资源,去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共培训企业党组织书记1.56万人次。目前全省已有2100多名企业书记取得资格证书。建立“双向承诺述职”制度。南充、雅安等地推行企业党组织书记考核评价办法,要求企业党组织书记每年向上级党组织和企业党员职工双向承诺述职,对党组织书记进行“星级评定”,建立了一套规范的评选标准、程序和奖惩办法。
同时,我们通过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双强六好”目标,突出为发展添动力、为企业聚人才“双为”取向,鼓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创先进争优秀。
Q: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对非公经济有了更多促进发展的举措,中西部的非公经济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这也意味着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也将有许多新课题,您能谈谈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吗?
A:下步,主要围绕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和基层党建的新要求,深化服务型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使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激发非公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一是探索组团模式有效提升“两个覆盖”。探索街道社区“孵化”组团、商业街区(市场、楼宇)“商圈”组团、行业协会“商会”组团等形式组建党组织,着力提升小微企业党的组织覆盖率。
二是加强产业园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开展产业园区党建工作专题调研,出台《关于加强产业园区党建工作的意见》。探索推行“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综合党委—龙头企业或产业基地党委—企业党支部(党小组)”园区党组织设置四级体系。试点推行“五联”工作法,在市级以上园区全面推行组织联设、队伍联建、活动联办、阵地联用、经费联筹工作,着力培育一批党建工作示范园区。
三是继续推进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工作。试点推行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持“红领先锋”证上岗制度,探索“红领先锋”参与职称评定、享受岗位津贴、参加公考公选以及辞职辞退备案等激励措施。
四是进一步健全落实工作保障机制。鼓励各地研究制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用税前列支办法,不断拓宽企业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渠道。推进“一园区一党群活动中心、一规模企业一单独阵地、一小微企业一共用场所”建设,打造开放式党组织活动阵地。
特色载体:
“红师傅带蓝徒弟”——在党员发展上,内江市探索开展把各类优秀党员作为师傅人选,普通职工作为徒弟人选,通过技能帮带、思想帮带、生活帮带等多种方式,从中发展优秀徒弟入党。
“长板凳计划”——广安岳池县实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重点在党员少和无党员的企业,培育入党积极分子后备梯队。
“红领先锋”工程——宜宾市统筹选派500余名党务工作者派驻非公企业担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或党建工作指导员,有力地扩大了“两个覆盖”面,促进了“两个作用”的发挥。
职业化选配——南充市探索通过社会化选聘、目标化培育、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等措施,加快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职业化建设。遂宁市探索公推直选产生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
“双带帮扶”——自贡市探索“国企带民企、大企带小企”模式,通过广泛结对帮扶带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三同两议一取向”工作法——绵阳市探索推广规范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资阳市出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从选、育、管、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成都市探索推行“党建组团”,充分整合区域资源互帮互促互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
规范化建设年——2013年剑阁县开展了以规范组织设置、规范党建标识、规范党组织活动、规范党建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实现了全县111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和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
数字:
四川非公经济税收占全省总税收近50%,GDP总量近60%,经济增长贡献率70%,城镇就业近80%,新增就业吸纳近90%。
目前,全省非公经济控制企业法人单位12.1万户,从业人员近460万,建立党组织1.7万个(其中单独组建1.4万个),党员18.7万名,建立党组织的企业8.6万户,党组织覆盖率达71.8%。
全省已有19个市州、169个县(市区)建立党工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21人。
(来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