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区“第一书记”发挥“四员作用”促进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晋位升级
在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中,广安区53名“第一书记”迅速转变角色,充分吃透村情,千方百计添措施,凝心聚力抓落实,努力当好“四员”,助推98%的后进村(社区)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
一、致力建强组织,当好基层党建的指导员。一是加强班子建设。深入了解“两委”班子成员思想及工作现状,调整态度不正、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村三职干部3名,塑造了团结协作、务实肯干、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队伍。二是壮大党员队伍。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青壮年农民为重点,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02名,发展预备党员64名,培养预备党员转正71名,缓解了党员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等难题。三是完善工作制度。召开党员干部专题培训会,广泛推行“1234”工作法,坚持好“三会一课”,坚决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明确村组干部工作职责,确保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件件办得好。四是夯实活动阵地。积极争取支持,新建、维修村活动室25个,协调落实社区活动阵地3个,推动远程教育站点上互联网22个,规范活动阵地室内外布置,实现了党员活动有阵地、群众学习有场所、公共配套有保障。
二、着力致富增收,当好产业发展的领航员。一是扩大产业规模。结合成片推进产业基地建设,深化产业、党建、新村“三围绕模式”,发挥党员“双强双带”作用,发展优质粮油2万亩、龙安柚0.5万亩、蔬菜0.2万亩,培养畜禽养殖示范大户136户。二是提高种养技术。联系专业技术人才“送课下乡”100余次,利用远程教育组织产业农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000余人次,从互联网下载技术资料,参考学习提升种养殖技术水平。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通村通畅工程、“一事一议”等惠农政策向后进村倾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硬化公路22公里,新修便民路31公里、塘堰41口、水渠12公里、沼气池160口,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拓展销售市场。联络本地市场和屠宰场,招引外地供应商,农产品有效供应广安城区及周边场镇,农业产业实现后进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元。
三、极力维护稳定,当好和谐社会的消防员。一是宣传政策法律。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工作,采取会议宣讲、走村座谈、发放资料等方式,宣传信访条例、治安管理条例、人身损害赔偿等法规,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形成了谈事实、讲证据、依法律的利益诉求机制。二是积极下村走访。由“上访”向“下访”转变,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当场解释认识误区,力所能及的问题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汇报,确保所收集的200余个问题件件有落实。三是及时调处矛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发现苗头立即组织调解,累计化解矛盾纠纷75件。全面启用乡镇(街道)维稳信息网络平台,对重大疑难信访纠纷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工作协调,确保了村域和谐。四是加强思想引导。重点跟踪信访积案,通过思想疏导、政策解读和人性关怀,6名信访重点人员理性认识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未发生一列越级上访事件。
四、全力改善民生,当好便民亲民的服务员。一是扎实扶贫帮困。深入开展“五联五帮”活动,带领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慰问贫困家庭420户,办理农村低保234人、五保29人,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是落实惠农政策。及时兑现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业保险等惠农补贴,认真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保障政策,让人民群众同享发展成果。三是开展代办服务。建好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公示办理事项及制度流程,村组干部轮流坐班接待,为村民提供代办服务4000余次,人民群众形成了有事找干部的良好习惯,融洽了干群关系。四是关怀弱势群体。建立留守家庭台账,不定期上门拜访,关怀“空巢老人”1400余名,帮助1500余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