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县“两包两带”推动后进村级党组织晋位升级
罗江县认真把脉后进村级党组织发展的症结,县、镇、村三级联动,抓实后进村级党组织整顿提高工作,推动后进村整体转化晋位升级。
县领导定点包村,“1+4”推动转化。建立县领导联系后进村(社区)制度,12名县领导联系13个后进村级党组织,针对后进党组织发展面临的资金、项目、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县领导牵头采取现场办公、跟踪督办等方式,帮助后进村(社区)理清一条发展规划思路,培育一支能人队伍,协助发展一个突出产业,建立一个标准化便民服务站,全方位推动后进村转化提升。
“第一书记”驻点包村,履职到位强内力。选派13名“第一书记”到后进村级党组织驻点任职,“第一书记”结合后进村特点和产业优势,帮助完善整顿提高方案,积极支招基层党建、三资管理、产业发展、村组干部管理等村级事务,指导抓好转化升级工作。略坪镇松花村“第一书记”县畜牧局干部窦伟针对该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码放成堆的秸秆,自费购买了可供1000公斤秸秆的腐熟剂和配套物资,在松花村开展田间试验,帮助消除因秸秆堆积存在的防洪、防火、灭螺等隐患问题。
结对单位带后进村,联建帮扶促提升。结合“双联双帮”活动,13个机关单位与后进村级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结合村情实际出点子、引项目,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县卫生局积极帮助蟠龙镇文昌村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组织义诊义检1次,开展助农收割志愿活动20余人次。
先进村带后进村,对口帮带谋发展。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强扶弱、大帮小”的原则,产业强村、典型经验村“组团”带动后进村发展支柱产业、规范村级事务。同时,结合“三同”实践培训,组织安排后进村(社区)到先进村(社区)跟岗学习、现场观摩,对比分析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新盛镇土城村在先进村新盛镇老君村的帮带下,及时对村规民约进行了完善,扎实开展针对性的整顿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