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苏知斌
1985年,年仅19岁的苏知斌进入四川“最高”检察院——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人民检察院。当地平均海拔为4526米,是四川海拔最高的县城。
进入检察系统时,同事们称赞苏知斌是爱钻研的“小苏”;45岁时,他成为大家心中爱岗敬业的“苏检”。2016年9月2日19点48分,时任九龙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苏知斌在听取案情汇报时,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50岁。32年来,苏知斌像高原红柳般扎根甘孜州,宁可让生命透支,决不让使命欠账,用实干坚守了自己的“检察梦”。
□经济日报记者 刘畅
公正执法
苏知斌曾说:“检察院是人民的检察院,请大家相信人民检察院执法为民的决心和能力!”
自1989年以来,苏知斌独自或参与办理过400多起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自侦案件,无一件错案。2011年11月担任检察长后,苏知斌依然坚持办案,参与查办了一批影响重大、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职务犯罪案件,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对工作,苏知斌始终“严”字当头。
石渠县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仅为成都平原的45%,电力建设一直存在难题,尤其在苏知斌刚工作时。“记得有一次停电,小苏就在办公室里点着蜡烛看案卷。”石渠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王晓玲回忆道,“小苏是个谦虚好问的人,常常一手举着蜡烛,一手拿着书,想与同事从书上找出证据来印证说法。”苏知斌对案件的这种认真态度,对大家帮助很大。“当时,我们都不是科班出身,在小苏的感染下,大家一起翻书、记笔记,这种共同学习的习惯我到现在还保留着。”王晓玲说。
在炉霍县人民检察院,谈起苏知斌的去世,大伙儿都说,“苏检是累死的”。
2010年6月30日,苏知斌带队查办一起贿赂犯罪案件。因时间紧迫,苏知斌连续工作4天4夜。7月3日晚10点左右,连续工作的他突然头部剧烈疼痛,随之昏倒。
“从抢救室出来时,苏师傅全身插满管子,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法律文书要规范’。”将苏知斌送往医院的炉霍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仁真说,“我原本以为,如此场景只会出现在电影里。他把工作看得比命还重要”。
30多年来,苏知斌铆在甘孜不“挪窝”,熟人朋友众多,可他却有些“不近人情”。
九龙县是藏、汉、彝3民族聚居县,因民族文化差异和资源开发导致的纠纷常有发生,给公正执法带来重重压力。
2011年,苏知斌调入九龙县人民检察院任检察长,担起了重任。
2013年,九龙县一位年轻乡长“一时糊涂”,在工程承揽中受贿10万元。案发后,该乡长积极退赃,寻求宽大处理。有人找到苏知斌想通融一下,反被苏知斌教育了一番。“九龙县有这样一个说法,这个检察长三刀砍不进。给他送烟吧,他不抽烟;给他送酒吧,他不喝酒;给他送钱吧,害怕被他收拾,简直拿他没得办法。”群众张国富说,“这个检察长不一般”。
心系百姓
在随笔《梦·眼睛》的最后,苏知斌写道:“我深深热爱着检察事业,也深深热爱在身后支撑我们奋斗着的老百姓。想着他们,我身上就有不竭动力。”
初冬时节,从成都驱车近11个小时,才到达九龙县。此时的九龙已被冰雪覆盖,显得十分宁静。在汤古乡中古村一间昏暗的小屋里,81岁的彭措扎西安静地盘腿闭目,念诵着经文,一盏酥油灯供在佛龛前明亮跳跃。“现在苏检不在了,我能做的唯有念经、祈福、点灯。”彭措扎西说。
彭措扎西家境贫寒,无儿无女。因居住偏远,老人常常需要到村里背水喝。得知情况后,苏知斌带着同事,扛着锄头,在去年隆冬2月,帮老人搭建了一条自来水管。随后,他还经常到家中看望老人。苏知斌像冬日的一团火焰,温暖了老人的心。
“丈夫是个热心肠。1988年冬,他曾救过一名20来岁的外来打工仔。当时,那人倒在拆迁房的废墟中,没人敢靠近。他却跟我说,‘不管人是死是活,总要有个交代’。”妻子李永芳回忆,当察觉小伙子还有救时,苏知斌不顾漫天飞雪,用自行车将他驮回家,找来自己的衣服给他换上;等小伙子慢慢苏醒后,做好饭一口口喂他;最后还硬塞给他80元路费。“当时,他的月工资才64元。”李永芳说。
热心的苏知斌就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把百姓装在心里。他常说,“能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点事,让他们高兴,自己就感到满意”。在九龙县检察院精准扶贫动员会上,苏知斌坦诚地告诉所有干警,“我相信,只要真心付出就不会错。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搞精准扶贫是不务正业,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是忘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服务。很多同志都来自农村,投身精准扶贫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的‘亲人’不再贫穷”。
多年来,苏知斌为九龙县魁多乡做的一件件实事、好事让原魁多乡党委书记王美讯记忆犹新:“2012年,魁多乡人畜饮水工程水泥严重短缺,是检察院帮我们解决了60吨水泥;2014年,乡里发生了洪涝灾害,检察院投入几万元资金,和老百姓一起抗洪救灾。5年多来,苏检带着大家筹集了3万多元现金,为乡里158户‘亲人’送关怀……”苏知斌的好,王美讯说起来没完。
去世前一周,苏知斌马不停蹄地在魁多乡的江郎、海底等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精准扶贫对象古哈莫想养殖山羊却没有资金,苏知斌得知后,帮助他获得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他是我们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眼看我的山羊就要出栏了,苏知斌检察长却无法和我分享成功的喜悦,我还没来得及对他说声‘谢谢’……”古哈莫哽咽道。
2016年9月2日,刚在成都开完会的苏知斌忽然接到县反贪局局长邓明超的电话,要求当面向他汇报案件进展情况。“你抓紧时间,我明天还要赶回去,院里事情太多。”苏知斌对在成都外调的邓明超说。
下午5时30分,邓明超向苏知斌汇报了近一个小时。“我正准备汇报下一步工作时,听到检察长长叹了一口气,突然靠在椅背上,没有了声息。我大惊失色,赶紧和司机一起把检察长送往医院,但在送医途中,苏检就没有了呼吸。”邓明超内心一直很懊悔,他说,苏知斌从倒下到离开只有短短的12分钟,这是他此生最不愿回忆的时长。
“从石渠到炉霍,从炉霍到九龙,从稚嫩的法警,成长为肩负重任的检察长,我一直在做同一个梦,那就是做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手擎正义之剑,惩治犯罪,保护良善……”正如苏知斌在日记中写到的那样,他把青春和热血永远留在了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
(原载2016年12月12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