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2267707

服务中心 资政育人 扎实推进新形势下党史研究工作——范锐平同志在全省党史研究室主任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

www.gcdr.gov.cn (2014-10-17) 来源:研究室

服务中心  资政育人
扎实推进新形势下党史研究工作
——在全省党史研究室主任会上的讲话
(2014年3月14日)
范锐平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全省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研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同落实中央和省委对党史工作的部署要求。我到四川后,省委让我分管这项工作,我是发自内心感到光荣,也觉得很有意义。去年以来,先后做了一些调研,对党史研究工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借此机会,与同志们作个交流。
  一、党史研究事业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一,有助于我们以史明志,增强道路自信和政治定力。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时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这是一个很精辟的论述。再进一步思考,我感到它不仅是最好的营养剂,实际上也是一副清醒剂。学习党的历史,不仅可以从中汲取营养,而且也可以使我们清晰方位、明志定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这一论断的理解,我们不能一般化,必须放到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去看,从学习党史、重温党史中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总书记讲,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不是从改革开放才开始的,而是从建党、建国就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谁设计出来的,更不是谁坐在家里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我们党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中,在正确与失败的争论中,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是历史的结论,是人民的选择。我们要在学习党史、追寻党史、回味党史中,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底蕴,从而增强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第二,有助于我们以史资政,汲取治蜀兴川的智慧力量。学习宣传党的历史,注重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省十次党代会特别是十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先后作出了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四川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完备的治蜀兴川方略。这既是基于对世情国情省情清醒认知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对历届省委治蜀兴川方略的继承发展,集中体现了新一届省委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的政治智慧,凝结了全川儿女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最大公约数”。深刻领会、推动落实这一方略,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生活的现实,是全省上下的首要政治任务,党史研究工作也责无旁贷。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把治蜀兴川方略放到深邃的历史长河、摆在宽广的全球背景下来审视、研究和解析,积极为省委决策提供资政服务,充分发挥研史研政的重要作用。
  第三,有助于我们以史增智,提高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总结发展得来的。实现这一目标,制度是根本,干部是关键,能力是核心。这个能力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不断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得来。比如,没有延安整风运动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就没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诞生和党的七大路线的制定;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建国后党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就没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产生,也就没有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同样,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没有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设计。当前,我们已经踏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面对国际国内变动变革变化的新环境,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艰巨繁重的新任务,面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我们要更加重视党史研究,注意研究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的治国理政经验,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历史营养中丰富润生新的治理能力和现代化素养。
  第四,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失去了科学的历史观,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把党的思想搞乱了。这是前车之鉴啊!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许多问题涉及党的历史。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歪曲和诋毁我们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渲染我们党在历史上的某些失误,企图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制造思想混乱。如果对我们党的历史不能作出准确、全面的解读,而作出歪曲、否定性的描述,党执政的基础就会受到很大的削弱甚至动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加大党史编写和党史正面宣传的力度,正本清源,维护党的形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强化对党的历史认同,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党史工作要服务中心,资政育人
  四川拥有丰富的党史资源,在中共党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学习研究、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四川党史,不仅可以丰富中共党史,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四川地位,资政四川发展。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提出“一个突出、两个跟进”,进一步突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的研究,即时跟进党中央的步伐,即时跟进历史的步伐。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史工作必须把握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一)要深度开发党史资源,多出精品力作。四川是伟人的摇篮、红色的热土,诞生了朱德、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一批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孕育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也是长征史上持续时间最长、途经地域最广、经典战例最多的省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族人民在历届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省委带领全省人民战胜了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克服了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反分维稳和科学发展等重大胜利,在党的执政实录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加强对这些史料的研究和编写,是我们必须自觉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完善党史工作规划。就是要站高谋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科学制定今后五年甚至十年的党史工作规划,把一张好的蓝图确定下来,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抓出成果。去年以来,省委党史研究室立足迎接建党95周年和100周年,做了一个中长期规划,要按照栗战书同志提出的“一个突出、两个跟进”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抓好落实。要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重要遗址遗迹,比如川陕革命根据地、小平故里、朱德故居等,要作好保护开发的规划。对有教育纪念意义的,要高起点、高标准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党史教育基地。要加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在收集整理以往历史资料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记述总结好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更及时、更准确地记录整理好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新举措新实践,定期整理出版执政实录和史志,为后人提供客观公正看历史的条件。
  (二)要加强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研究,多供资政参考。习近平总书记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研究工作就是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研究中总结规律,客观地认识世界,科学地改造世界。用毛主席的话说,了解情况就是“认识世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变成行为,就是“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研究“宏观”,也要解析“微观”。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一些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推出一批鸿篇巨著。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党委决策提供实证性、应用性咨询。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全国范围内的雾霾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怎么形成的,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又比如,四川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除了地质的构造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今后的演变是什么?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既要研究“历史”,也要立足“现实”。栗战书同志讲,要即时跟进历史步伐,党史研究不能一直跟现实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差。我们研究现实,要有历史眼光;研究历史,要能服务现实。四川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三线建设”的战略要地;是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曾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改革、率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地,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主要形成地;等等。这些党史资源丰富而精彩,极具独特性和代表性。我们要及时加强研究,总结归纳带规律性的认识,为服务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既要注重“共性”,也要体现“个性”。既要适时研究一些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带有普遍性的建设发展规律,也要重点研究一些具有地域烙印的治蜀兴川经验,从而拿出一批有价值的史料研究成果,实现资政辅政。
  (三)要抓好党史宣传教育,多做励志引导。加强党史宣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要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充分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党史资源,巩固和扩大党史宣传教育阵地,研究和探索党史研究成果向宣传教育转化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党史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以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成功经验启迪人、历史教训警世人。抓紧策划建设四川党史馆。二是要特别重视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独特作用,办好党史网站,进一步扩大党史宣传的覆盖面。要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宣传活动。三是要突出面向青少年,把党史教育列入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在青少年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教育活动,推动党史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和增进青少年对党的感情、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感情。尤其要抓好我们党治藏兴藏史的研究和宣传,抓好藏区青少年党史教育,让他们真正知党、爱党、跟党走。四是要本着“既有学术价值、也有阅读价值”,组织编写适合党员、干部、青少年和群众等不同层次人群阅读的地方党史教材和通俗读物。要发挥党史工作在发展红色旅游、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把党史研究与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省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繁荣发展。
  三、党史工作者要以史立业,有为有位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度,有着重史、读史、作史的传统,洋洋二十五史,历朝历代无数饱学之士为之呕心沥血。人们历来对不溢美、不饰恶、秉笔直书的史官赞赏有加。大家作为新时代党的“史官”,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史官精神,更要与时俱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党史,指导推进党史工作。
  一要坚定立场,把握方向。党史工作是党的建设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党史工作者的职业,就是为党立言,为人民树碑,为实践存史。要突出政治性。党史工作首先姓党,也就是所写的史,在立场、观点上要对党负责、体现党性,绝不能违背中央精神,犯自由主义或陷入个人偏好,更不能不加鉴别听信他人,导致偏离方向,在政治上犯错误。要突出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我们修史研史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加贴近基层、贴近人民,为人民群众树碑立传。如果我们不深入群众、不接地气,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干巴巴的,缺乏生命力。党史工作者要主动走出去,多与人民群众交朋友,多到人民群众中发现挖掘典型,多到乡语口碑中收集史实资料,书写人民满意、群众公认的史实。要突出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史实必须经得起实践检验。进入多元文化时代,人们的思想活跃、言路开放,各种猎奇文章“推陈出新”、层出不穷。作为史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人云亦云,简单跟风,既要如实书写我们身边发生的、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也不要简单地堆砌罗列,要透过现象归纳本质特征和规律特点。这是党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职业品质和史德防线。
  二要博学广闻,知史通史。古人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党史工作者既要知史,更要通史,这是我们立身立业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学习,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做学史的杂家、研史的专家、治史的行家。学史的杂家,就是要勤学广闻、细大不捐,不仅知党史,还要知国史;不仅熟悉中国通史,也要了解外国历史;不仅精通正史,也要了解稗官野史;不仅擅长史学,也要熟悉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研史的专家,就是要在学习研究和运用史料上,能深得进去、说得上来、写得出来,对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对“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既要掌握其发展脉络,也要研究其历史细节。特别是对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阶段性特征的人物事件要深研细究,善于用独特的视觉进行阐释,以唯物的史学观点予以剖析,争取培养出一批有卓越建树的专家型、学者型、领先型“史官”,提升我省党史研究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治史的行家,就是要在编史、撰史、修史上成为行家里手。这些年,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四川党史的编撰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国领先出版了《中共四川历史》一二卷,编研了《科学发展观在四川》系列丛书,出版了《中共四川90年简史》等等,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但编年体史记往往缺少对重大事件、重大历史的分析研究,这可能是一个缺陷。我们一定要在深度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做好重大史实和系列史料的开发利用,真正发挥以史资政、以史辅政、以史鉴政的作用。
  三要潜心静气,淡泊名利。党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善于从喧嚣、浮躁的现实生活中抽身出来,坚守住寂寞和孤独,默默无闻地工作。五年、十年甚至很多年过去后,你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个时候,当你回首往事和走过的艰辛历程,就会由衷地感到欣慰、骄傲和自豪。中组部赵乐际部长要求组工干部要发扬“安专迷”精神,我想,这对党史研究工作者也是适用的。“安”就是安下心来。既要敬业也要乐业,凝神静气看史料,踏踏实实做学问,以作为求地位。只要我们有本事,事业上有成果,被组织关注和选用的机会也就多了。“专”就是专心致志。党史研究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就是要在书斋中从事党的工作,不可能像其他部门一样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这些东西多了,学问也就做不出来。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奉献,必须专注于这项工作,不能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迷”就是迷恋至深。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党史研究不是一天两天能“速成”,而要长年累月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煎熬,把冷板凳坐热,通过执着的储备和努力,留下能够流芳百世、经久传颂的史学成果。
  四要带好队伍,培养人才。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工作,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史工作者队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的标准和东明书记提出的“32字”要求,从严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省委高度重视党史研究室班子建设,去年提拔充实了一名业务骨干。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通盘考虑党史干部的培养使用,决不能把党史研究部门作为解决干部职级待遇的部门,要把忠于党的事业而又学有所专的优秀人才充实进来,要注意拓宽视野,吸引集聚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党史党建方面的专家学者。党史研究部门是一个整体,要树立系统意识,抓好带子、带好队伍、从严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成长,鼓励他们爱岗敬业,贡献聪明才智。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党史工作,使命光荣,前景广阔。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发挥好党史资政育人作用,在推进四川“两个跨越”、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宏伟大业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