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开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伟大先例。
邓小平同志曾饱含深情地说:“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
回归祖国20年了,小平同志生前时刻牵挂的香港,风采浪漫依然。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
2017年4月的一天。香港晴空丽日,暖风习习,维多利亚港湾波平浪静,两岸摩天大楼林立。会展中心新翼如海鸟展翅欲飞,广场上中央政府赠送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时钟回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香港会展中心。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国旗升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创举就此载入史册。
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与改写历史的非凡气魄。
20年过去,世界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香港?
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
回首来时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感慨万千。“一国两制”使香港企业获得参与全球竞争的广大空间,也因更加了解内地而获得“大堂前座”的优势,“香港的企业兼容‘利’与‘变’,其竞争力可有倍数发展的可能。”李嘉诚说。
“20年来的一切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方针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即将九十高龄的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写下感想。
“经过实践检验的‘一国两制’,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以‘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树立了好的典范,这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张志刚说。
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 ——邓小平
香港知名实业家施子清1957年来到香港,白手起家,创业生根,逐渐发展起来。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时,施家已是身价过亿的商界新贵。
中英谈判完成后的一段时间,香港渐起移民热,社会上弥漫着一种不安情绪。施子清对香港有信心,但不知道四个儿子怎么想。
“父亲召集我们几兄弟开会,说你们如果要移民,可以,每人给笔安家费,再给买所房子。”施家二子、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施荣怀回忆说,“我们都选择留下,并且都只保留了一个香港身份。”
“今天全世界有哪里比香港更自由更自在?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生活环境上,香港都非常可爱。”施子清说。
对于当年的选择,施家父子从未后悔。
这个家庭是一个缩影,折射香港社会爱国爱港精神薪火相传,从不曾暗淡,更不会熄灭。
“我们相信香港人能治理好香港,不能继续让外国人统治,否则香港人也是决不会答应的。”小平同志的话语饱含着对香港同胞的高度信任与期待。
如今的香港,晚上“马照跑”,白天“股照炒”,而且“股还炒得更大”。2016年,港交所新上市公司126家,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251亿美元,蝉联全球集资中心之冠。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报告中,香港连续23年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饮水思源。施子清说,“如果没有中央支持,香港没有今天。”
从全力保障对香港的农副产品及水、电、天然气供应,到支持香港抗击“非典”,从支持香港应对前后两次金融危机,到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从帮助香港巩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到“深港通”“沪港通”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香港对中央有什么要求,中央都有求必应,”施子清说,“港人在‘一国两制’体制下,是得到国家很大照顾的。”
“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倡议‘一带一路’,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香港年轻人来说都有很大的机会,他们要更多地去了解。”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长城言语中充满期许。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香港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香港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一个城市,拥有一国之利、两制之便。香港在谋划未来发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20年来,香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这个阶段有挑战和风险,也充满机遇和希望。
——习近平
近年来,全球市场需求萎缩也波及香港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金融服务。外部经济周期性影响,加上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供求失衡、营商成本偏高等内部结构性因素,香港面临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居住、养老、就业等民生问题也面临困难。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特区政府提出,香港经济转型要背靠内地,面向全球,发挥好“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做好国内和国外的“超级联系人”。
回归20年来,香港专注于发展高增值和需要精确专业知识的产品生产与服务,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
——过去4年,特区政府用于老年人的经常性开支,由421亿港元增至658亿港元,增幅达56%。安老服务方面的投入从2012-2013年度的436亿港元,增加到2016-2017年度的753亿港元。
——自2017年1月起,特区政府将在未来5年兴建公营房屋单位约9.45万个。从2017-2018年度起的10年间,房屋供应目标为46万个单位,其中包括20万个公屋单位和8万个资助出售单位。私人市场方面,预计未来3至4年一手住宅物业供应量达9.4万个单位。
——2017至2018财政年度,特区政府将推出系列一次性减税措施,仅“宽减75%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一项,就将惠及全港184万名纳税人。
——特区政府2016-2017年度盈余928亿港元,政府将以前瞻方式善用当中610亿港元盈余,推行安老、体育发展、科技发展以及青年发展四项工作。
没有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是空话;而发展必须以稳定为基础,香港民众对此已有充分共识。
“不忘初心”,周南在回归20周年前夕语重心长地提醒。初心是什么?就是中央在谋划“一国两制”方针时所明确的基本原则。
“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贯彻“一国两制”,必须把路走对了走稳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时俱进,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为香港“把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指明了方向。
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稳健施政,维护香港社会政治的稳定;抓住国家发展进入“十三五”时期的机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积极谋划长远发展,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和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
在距离香港不到50公里的广东东莞塘厦镇,72岁的嘉利国际公司董事局主席何焯辉开始向儿女“交棒”。
过去32年里,这位学徒出身的港商一直在珠三角打拼。如今,嘉利公司已从最早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小厂,发展成涵盖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的多元化企业。
今年,留学归国的一双儿女逐步接手企业事务。半年多来,他们已形成有规律的“双城生活”:每周4天在东莞、3天在香港。
香港回归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国家层面整体考虑,为香港当前和长远发展谋篇布局。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港澳部分再次单独成章,突出支持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进一步支持深化香港与内地的合作交流。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李秀恒从打工起家,做到了身家百亿的香港“钟表大王”。回忆过往,展望未来,李秀恒感到,“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给香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5月,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和香港接线相继贯通,全长55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将在年内实现全线贯通。对太古集团董事局主席史乐山来说,港珠澳大桥的贯通让他“看见了珠三角西部”,不只是珠海、中山、江门三个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还有更远的南宁、昆明、成都。
新的定位、新的引擎,将给香港带来更为从容的发展空间。通过发展跨区域的新型制造业,优化布局高端研发能力,将可避免重蹈一些发达经济体“空心化”的覆辙。对于香港而言,一出划时代的发展大戏已然开幕。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讲话,把港澳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性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注入了新的驱动力。
新华社记者 赵丹平 陈键兴
颜昊 王攀 叶前(据新华社香港6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