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189629

广元利州区:“三大行动”冲刺脱贫攻坚

www.gcdr.gov.cn (2017-05-18) 来源:四川日报

  利州区龙潭乡柏佛新村春意浓。

  利州区“扶志扶能树新风”知客宣讲活动。

  □张文良 文/图

  “距2017年9月30日还有135天”。这是一块倒计时牌,矗立在广元市利州区委、区政府大门口,时刻提醒着每一个利州人:脱贫攻坚,只争朝夕。

  地处连片贫困地区秦巴山区的利州区,正在发起一场脱贫攻坚总决战。时间:年内。任务:38个贫困村、8126人脱贫。目标: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

  利州区如何确保今年在秦巴山区率先“摘帽”?如何筑牢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的基础?

  同心行动

  帮扶干部包村包户促增收

  光秃秃的石头上,竟然长出一株株嫩绿的苗,细看,鹅黄的根,伸出细密的触须,牢牢抓在石上。这叫铁皮石斛,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一株价值几元钱。近日,我们来到距离广元利州城区40多公里的白朝乡魏子村山坡上,只见几处巨大的遮阳棚下,密密麻麻的石头上,长满当地老百姓称为“致富宝”的石斛仙草。

  “这宝贝怕晒,夏天来了,要搭好遮阳棚,浇水不宜多,否则要烂根……”在贫困户王钦贵的棚子前,随行的村主任王钦叮咛。43岁的王钦上过绵阳农专,后从乡林业站下海,返乡从事菌类、中药材种植,村民相信他,选他当村主任。近两年,在村、乡、区各级干部帮扶下,村民种香菇、钱茯、白芨,17户贫困户均已脱贫。

  脱贫不是终点,还要继续增收。脱贫帮扶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中科院成都分院派出帮扶干部,从引种、技术、管护等方面,帮助村民发展长线增收产业石斛,目前除王钦贵外,该村还有12户村民新栽了约8万株石斛,种植面积近200亩。“明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达到400亩以上,让石斛成为更多村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王钦说。

  2016年,利州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7个贫困村退出,8613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4.39%。2017年,该区的新任务是,全力抓好8126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到9月底全区贫困发生率降至0.43%左右。一边巩固脱贫成果,一边继续推进脱贫,干部的作用更加重要。

  怎样发挥好干部的作用?利州区组建区乡两级脱贫攻坚指挥部、5个脱贫攻坚指挥协调小组、15个行业扶贫指挥部、区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中心,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月一研究,半月一调度,组织指挥体系目标清晰、运转高效。

  在魏子村村委会墙上,我们看到张挂有脱贫攻坚作战图、党建扶贫示范组织运行格局、因村因户施策路径图等,在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公示图中,7个医生的照片、姓名、擅长领域、联系方式标识清楚。

  利州区脱贫攻坚“春雷行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全区43名县级干部、97个帮扶部门、54个驻村工作队,3127名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包村包户促增收。按照区上出台的《超常推进脱贫攻坚三十六条措施》,区、乡镇(部门)、村支两委层层立下军令状,干部个个领到任务书,切实做到脱贫奔康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龙头行动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龙头发展脱贫产业

  黑亮亮的柏油马路,在清幽的香樟树间穿梭,太阳下山了,太阳能路灯发出耀眼的光。路旁一块醒目招牌:Fan’s Rice(樊家一碗饭),指向一处古色古香的农家……这是利州区龙潭乡贫困村柏佛村打造的农旅结合新村。

  从广元主城区出发,开车21公里就到了龙潭乡柏佛村。虽然离城不远,但过去却是贫困村,全村181户698人,其中贫困户33户129人,贫困发生率18.4%。为什么穷?“沟深坡陡,路不好,有劳力的人,都出去打工了。”一组村民赵玉莲正在指挥工人安装玻璃桌椅,说完“穷”马上转向“喜”:去年至今,党委、政府给他们修好了村道、组道、入户路,车子可以开到院坝,家家改厨改厕改圈,用上了自来水,原来露天的旱粪池变成了封闭的化粪池,村中心建起了休闲广场,夏天来避暑的客人多了,农家乐就有生意了。

  抬眼看去,相邻200米开外,还有“樊家一碗菜”“樊家一碗面”两块招牌,招牌上同样有显眼的英语标识。

  看似简单的几个英语单词,透露出利州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龙头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行动:自觉从服务上作好准备,招引外宾。

  “龙头行动”不仅体现在农家乐的招牌上,还体现在绿色产业种养上。

  种植业,引进大户,改土改田,种植黄金梨,林下套种海椒、莴笋,利用现代水肥一体技术,管子埋进土里随坡赋形,保证水肥适时均匀供应。养殖业,发展稻田养鱼100亩,不用农药,只用有机肥,保证水稻和鲜鱼同样有机。广元鑫泽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尚桥当面给我们算账:黄金梨3年后到挂果期,按目前市场价可以达到8000元/亩,林下种植露地蔬菜,可以收入3000元/亩,长短产业结合,一亩地收入可以超过1万元,比传统种植小麦玉米高了10多倍,合作社里36户社员,其中28户贫困户,可以实现稳定增收。

  而在赵玉莲家门前的小菜园里,我们还看到地里插着一块绿色树叶状的木牌,上书“玉莲果菜园”,标号种植NO:66,木牌中间稻穗形的手里捧出一颗“广元农业”标识,落款:龙潭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制。据同行的村委会负责人介绍,这是区上为农户打造的微菜园、微果园、微禽园,全村还有100多个,按照要求全部种养生态产品,为部分高端消费者“私人订制”。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龙头,推进脱贫攻坚,增加群众收入,体现在农业种养的每一个细节,更体现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优化调整。当下,利州区3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绿色果蔬、休闲农业、生态养殖和木本油料等特色支柱型产业,基本形成村村有1-2个主导产业、户户有1个骨干增收项目的“产业新局”。着力培育新型主体、农产品品牌、农村电商,“三驾马车”带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筑基”行动

  开展“两扶一树”增强脱贫奔康内驱力

  “人勤计划早,家家致富忙。打工能赚钱,务农产业旺……”近段时间,一场“扶志气扶能力树新风”的知客宣讲活动在利州区乡村随处可见。

  所谓“知客”,是指在农村生活中遇到红白喜事,负责策划、礼仪程序,说词、迎来送往的人。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利州大力开展“两扶一树”活动,突出“扶志”、强化“扶能”、树立“新风新貌”。用群众的话,讲党的政策,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在农村能说会道、颇有亲和力的知客,一时成为“两扶一树”的“大喇叭”。

  “我们开展‘两扶一树’就是要彻底祛除精神上的‘贫困基因’,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利州区政府主要领导说。

  要祛除精神上的“贫困基因”,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利州区委宣传部牵头策划,联动组织、文化、农业等近20个部门,让“两扶一树”如春风化雨,洒进人民群众心田。

  开展“两扶一树”,知客宣讲听政策、专家进村讲技术、“感恩自强、争先脱贫”主题课堂学先进,三堆镇五郎村村民李廷润一次也没落下,几堂课下来,进步不小:“老师讲了,今后我们农民不仅要有技术、创市场,还要懂感恩、会自强。”李廷润从银行贷款养羊,一年下来,不仅自家规模翻一番,还带动另外4户人跟着他一起养。

  为了让榜样的力量再延续,近日,利州区还开展了“两扶一树”带头人评选活动,专门表彰像李廷润一样自力更生的贫困户。与此同时,利州区还着力“典型”带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截至目前,共评选出农村致富能手152名、好公婆456名、好媳妇608名、农村文明家庭2.4万余户。

  “扶贫进校园”“文化扶贫帮扶行动”“脱贫攻坚·劳模行动”“安居助巢行动”……连日来,利州区脱贫攻坚“两扶一树”19项主题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区委主要领导看来,“两扶一树”是为推进全面小康打基础的“筑基行动”,目的是激发贫困群众“我要脱贫”“我要小康”的内驱力。

  倒计时牌逐日递减,倒计时钟嘀嗒作响,利州区干部群众正在向目标发起全面冲刺。年内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努力确保38个贫困村、8126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区整体“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