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192423

龙泉驿:真情帮扶甘孜县农牧民脱贫奔康

www.gcdr.gov.cn (2017-04-24) 来源:四川日报

  甘孜县康北果蔬批发交易中心即将启用。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民”模式——

  去年底,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藏羌生态年货节”在龙泉驿拉开大幕。一车车高原农副产品疾驰780公里直奔成都,牦牛、虫草、贝母、松茸、藏红花……每一份都承载着甘孜县农牧民脱贫奔小康的希望。

  对当地群众而言,变现优质农产品,鼓起腰包即是节。这样的节日,正在走向常态化。总投资5000万元的甘孜县康北果蔬批发交易中心,即将正式营业,当地群众再也不怕“卖不出”,再也不担心“买不到”。

  这一大型农贸中心的落成,将在甘孜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一招定乾坤”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农贸中心由龙泉驿区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成。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龙泉驿区认真贯彻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省委、成都市委对口援藏决策部署和精准扶贫要求,5年来投入财政资金1.83亿元,引进社会资金9200万元,共计投入援助资金2.75亿元,实施完成援助项目84个,累计带动2188户、7335人脱贫。

  从“桃花故里”到雪域高原,藏汉同胞血脉相连。2017年,龙泉驿区拉开第二轮对口帮扶甘孜县工作帷幕,着力实施格萨尔文化百村产业集中发展、集体经济培育拓展两大产业发展工程,增强甘孜县自我发展能力,夯实农牧民持续增收基础。□张战国 图片由龙泉驿区援藏办提供

  理念

  做援藏表率 责无旁贷培育产业动力至关重要

  龙泉驿区对口援助甘孜县,开创了许多个“第一”。

  开通城乡公交,结束了甘孜州康北地区无公交车的历史;由龙泉驿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托管甘孜县二完小,共享省会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5年间,甘孜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了23.87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降至“零”。

  在龙泉驿区决策者看来,作为全省县域经济的“领头羊”,龙泉驿在对口援藏工作中做出表率,责无旁贷。区委书记和区长挂帅,担任对口援藏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设立对口援藏前线指挥部,并将援藏工作视为发掘优秀人才的“试金石”和淬炼干部人才的“炼丹炉”。

  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这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审慎论证,要确保甘孜县5万农牧民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既要大力“输血”,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的短板,更要加速“造血”,为追赶式跨越发展注入“催化剂”。

  好钢用在刀刃上。发展特色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是推动甘孜县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龙泉驿区在帮助甘孜县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的同时,更加突出产业“造血”,致力于培育持续发展的动力。

  充分发挥甘孜县“康北粮仓”区位优势,龙泉驿区采取耕地整治、农资补贴、技术推广、专业培训等方式,帮助建成无公害油菜、马铃薯、青稞等高原作物种植示范基地1万余亩,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格局。

  发展精深加工,是提高农牧业附加值的直接、有效途径。龙泉驿区坚持从甘孜县实际出发,帮助成功培育了甘孜县哦呀食品有限公司、旭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个龙头企业,并借助龙泉驿与四川农大“校地合作”平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民”模式,稳步推进马铃薯、青稞等农产品精深加工,目前已成功研制“青稞麦芽片”等农产品深加工样品4个。

  龙泉驿区致力于帮助甘孜县发展体验式红色文化旅游业,先后实施完成河坝村(旭日岭创国家4A级景区)旅游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红色文化旅游示范点暨爱国主义基地建设、雅砻江湿地公园二期绿化工程等项目,成功组建河坝村旅游联合社、改造完成“藏家乐”37户,帮助组建甘孜文化旅游公司、龙泉金甘孜艺术团,推动甘孜县特色文化“走出去”。

  实践

  充分调动群众和市场积极性解决人、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甘孜县仁果乡仁果村有一个“解忧杂货铺”,贫困户可以用青稞换取商品,甚至可以先“签单”,有钱了再还。这个杂货铺真名叫“便民服务超市”,经营水果、蔬菜、肉类、副食等,但跟一般的超市不同,它属于村集体资产,是一个微型的合作社。

  青稞换商品——这种物物交易看起来原始,却巧妙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品需要,又为青稞的集中销售找到了出路。

  仁果村还有一个“农机4S店”,具备农业机械租赁、拖拉机维修、摩托车维修等功能。它也是一个合作社,启动资金来自扶贫专项资金,主要作用是帮助贫困户就业和学习技能。

  “木工驿站”“青稞电磨坊”……类似的微型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在甘孜县涌现。看似不起眼,但它们解决了一个核心问题:帮扶脱贫不是代替脱贫,农牧民必须是脱贫主体。

  为了充分发挥农牧民的主体作用,龙泉驿区把帮助甘孜县发展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作为重要抓手。于是,甘孜州首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就出现在了那里。

  在龙泉驿区的帮助下,甘孜县成功组建了甘孜州首批农业合作社——甘泉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甘孜拖坝富民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厂、收购中心,设立了创业合作基金,扶助了5个专业合作社和84名贫困妇女从事种养业和加工业,促进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300多元。

  在斯俄乡霍古都村高原藏飞鸡基地,目前已养殖藏飞鸡435只,霍古都村确定了一个“小目标”:年出栏藏飞鸡达到1000只,实现产值30万元。

  解决了“人从哪里来”,还得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龙泉驿区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投入,5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83亿元,其中“按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现金方式投入”改善民生、发展产业等项目资金达1.56亿元。

  发挥好政府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的同时,龙泉驿区注重发挥市场作用,组建招商引资团队,按照“分片联系、包干负责”原则,通过“内引外联”等方式,积极争取区内外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资金投入。

  康北果蔬批发交易中心,即是最大的一个产业投资项目,从原计划投资3000万元,追加至投资5000万元,规模在整个甘孜州首屈一指。不仅如此,该中心还吸引了西南食品城的入驻。

  未来

  全力支持甘孜县为贫困村留下集体资产

  去年4月,甘孜格萨尔机场试验段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甘孜州第三个国内支线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手持通航“金钥匙”,一步跨入临空时代,甘孜县如何借机撬动富强梦?甘孜县随即开展了“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大讨论活动,龙泉驿区也在科学考量、审慎思考。

  经过思想碰撞,一个破解全县产业困局的大项目呼之欲出。甘孜县决定集全县之智、汇各方之力建设格萨尔文化百村产业集中发展工程项目。

  该项目选址甘孜县斯俄乡,将着力建设集商贸中心、活态博物馆、民俗客栈、星级酒店、市井步行街、饕餮美食街、风情老街、主题酒店等为一体的格萨尔文化百村产业集中发展基地,构建“一县多品牌、多村一产业、一村一产品、一户一增收项目”的旅游产业布局,使之成为甘孜县96个贫困村19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主导产业。

  项目预计总投资2.94亿元。龙泉驿区主动担责,准备投入8700万元,解决近三分之一的资金难题。

  “我们第二轮对口帮扶将实施的9大工程、9大项目,都是结合了甘孜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经过了充分论证而确立的。”龙泉驿区援藏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格萨尔文化百村产业集中发展工程在内,每个工程都充分承接了第一轮对口援助规划和甘孜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每一个项目都着眼于帮助甘孜县改善民生和增强“造血”功能。

  另一个产业发展与提升项目是集体经济培育拓展工程。

  从2017年起,龙泉驿区将用3年时间,在甘孜县50个牧区和半牧区的贫困村,建成50个以养殖牦牛、藏系绵羊为主的集体小牧场;在甘孜县农区的10个贫困村,建成以养殖藏鸡、藏猪为主的高原特色养殖小区;在甘孜县农区的36个贫困村,新建优质粮油作物基地1万亩。

  同时,在5年内帮助甘孜县培育发展一批民营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对199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

  这意味着,龙泉驿区将为甘孜县每个贫困村创下一份集体经济产业,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去一份致富技能,真正把产业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