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中成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两个村的脱贫故事,串联起高原藏区群众脱贫攻坚的华美乐章。
住不上新房,读不起书,曾是张其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40多岁的张其强家住阿坝州松潘县镇江关乡永和村,这里有113户共495人。张其强家是村里的特别贫困户,如今修了新房,儿子张雪松也在乡中心校免费读书,还享受到每年1200元的教育资助政策。
更令他高兴的是,去年,在驻村干部和驻村农技员的帮扶下,他家还种了一亩花椒。“两三年就能挂果,一亩花椒能卖七八千元钱。”4月16日,谈起未来生活,张其强充满信心。
精准识别
贫困户细分成两大类
给张其强家生活带来变化的,是松潘的“精准滴灌式”扶贫法。
作为阿坝州13个贫困县(市)之一,松潘县属“老、少、边、穷”和大骨节病区,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且发展不平衡。显然,仅靠过去一贯的“大水漫灌”扶贫并不现实。
2015年来,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松潘县根据贫困群众的贫困程度和脱贫难度,将贫困户细分为特别贫困户和绝对贫困户两大类,并在危房改造、教育帮扶、医疗救助、产业帮扶等方面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目前,全县有特别贫困户161户580名,绝对贫困户632户2289名。
余长州家是永和村的特别贫困户。由于老两口年龄偏大,儿子体弱多病,生活一度困难,全家3口人均被纳入低保。
去年7月,余长州家获得2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对原有危房进行维修加固。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余春福还争取到永和村的公益性岗位名额,成了村上的综合管理员,“每个月能领到1300多元的工资。”
今年,松潘县编制了《2017年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计划推进251户危房改造,开发1539个公益性岗位……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不仅让贫困群众感到温暖,更让他们看到希望。
精准施策
产业不接地气通不过
4月17日,下了一夜的雪终于停下来,壤塘县南木达镇夏炎村第一书记赵娟很高兴,“等雪化了,村民就能种良种青稞,每亩地能多收50多公斤。”200亩地已耕完,种子也从西藏运回来了。
搞青稞良种繁育点,是夏炎村今年脱贫摘帽的主要任务。平均海拔3300米的夏炎村属半农半牧区,村民靠种青稞、土豆以及放牧、挖药为生。由于产业单一,农作物产量低,全村157户708人中有贫困户42户192人,贫困发生率为26%左右。
去年底,夏炎村计划投资30万元,将村旧活动室打造成小卖部、旅馆和茶楼,带动村民脱贫增收。然而,这个脱贫项目在壤塘县产业扶贫项目评审会上被否决了。
产业扶贫项目评审会,由壤塘县扶贫移民局牵头,农业、财政等部门和相关行业13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专门对今年即将实施的脱贫产业进行“把脉问诊”。“目的在于,防止部分干部群众盲目拍脑袋决定产业,避免脱贫产业单一等现象。”壤塘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田辉说。
“项目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且容易水土不服,不能实施。”评审会上那一幕,夏炎村村支部书记俄板至今印象深刻。他说,以前,村里及附近的村寨搞什么产业,要么是村干部直接决定,要么是召开群众大会决定,“这导致一些脱贫产业不接地气,迟迟不见效益。”
随后,根据自身优势,夏炎村决定建青稞良种繁育合作社,将村民耕地集中入股。“培育出来的良种青稞将销售推广到壤塘各乡镇,实现造血式扶贫。”赵娟说。
贫困户让迫说,他家将拿出7亩地种良种青稞,“不仅每年能拿到每亩20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能领到效益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