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51644

细致入“微”探索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

www.gcdr.gov.cn (2016-12-01) 来源:四川日报

——全面深化改革的龙泉驿观察(中)

□张战国

环境监管协管员是什么?在成都,这个岗位今年率先出现在龙泉驿,形象地说,他们是环保领域火眼金睛的 “龙泉群众”。

今年6月,该区公开招聘的100名环境监管协管员上岗,他们按时巡查污染源、协助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环境监管由此有了职业化的 “耳目”“眼线”。

成都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离不开强有力的环境监管体系作为支撑,但这又受制于基层环境监管人员人少事多、疲于奔命的现实。

龙泉驿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主动破题,积极探索 “区级(含经开区)、街镇乡、村 (社区)”三级环境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了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环境监管网格化格局。

163个单元网格覆盖辖区全部污染源

龙泉驿是成都工业的主战场之一,今年1-10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69.93亿元,总量领跑全市。促进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龙泉驿区有大大小小6000多个企业,仅靠一二十名环境监管执法人员,监管能力显然不足。国家、省、市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要求,尤其是明确属地监管职责,为提高监管效能、编织齐抓共管的“环保网”创造了条件。

坚持“分级分类、突出重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前移、责任到人、上下联动、整体推进、规范透明”,在这一原则下,龙泉驿将全区视为省、市网格化环境监管的一个大网格,又按照环境污染源数量、分布情况及“属地管理”原则,划分出一级(区级)、二级(街镇乡)、三级(村、社区)共三级网格。

其中,一级网格划分为10个监管网格,二级网格划分为 12个监管网格,三级网格划分为141个监管网格,形成了163个单元网格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对辖区污染源监管的全覆盖。

龙泉驿区环保局多次组织辖区12个街、镇(乡)环保办学习,明晰《成都市龙泉驿区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任务,要求相关环保办全面梳理各辖区网格内污染源企业,落实好环境监管协管人员,确保监管任务分解到人,监管责任落实到人。

协管员充实监管队伍镇乡设立“环保办”

落实网格监管任务,关键在人。龙泉驿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0名环境监管协管员,区环境保护局招聘50人,12个街镇乡分别按照人员需求共招聘50人。

据介绍,协管员的日常工作都在分配的网格内进行,负责污染源监管巡查,新建项目环评情况检查,主动到企业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排污申报工作,协助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等。

协管员刘君上岗后不久,就有群众向他反映一家企业在村里建厂3天便排放刺鼻气体。刘君马上核实,并将情况向上级反映,区环保局在充分调查了解后,对上述企业进行了关闭。

实践证明,作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的补充力量,环境监管协管有力保障了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规范化运行。

街道、镇乡聘用的协管员,在环保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按照龙泉驿区委编办印发的《关于设立街镇乡环境保护机构的通知》,明确各街镇乡在经济发展综合办事机构挂“环境保护办公室”牌子。在市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区财政又设立专项资金,按照每个街镇乡10万元标准,支持基层环境保护机构建设。

260个摄像头犹如“电子眼”实时观测排放情况

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正常运转后,全面摸清了污染源底数,龙泉驿由此建立污染源(风险源)数据档案库,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做好污染源生产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等现场检查工作,实现了不留监管死角、不存执法盲区。

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样被应用到监管体系中。在硬件方面,龙泉驿在全区国控、省控、市控和涉重企业、减排项目、污水处理厂(站)等75个企业点位安装了260个在线摄像设备,4家重点涉重企业安装了重金属在线监测设备,30家重点涉水企业安装了水质留样设备。

创新设立的这一环境监控平台,犹如环保部门的“电子眼”,可以实时观察到企业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环境管理情况。

在软件方面,平台软件系统包括OA办公系统、环境业务管理系统、污染源监控管理系统、大气质量管理系统、饮用水源水质管理系统、环境信息公开系统、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环境网格化管理系统共8个系统。

通过软件系统,可以及时将监管任务分配到各网格内协管员手上,协管员通过移动执法端将现场巡查情况上传至平台中。环境监控平台建立,进一步提升了环境监管效能,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