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51626

金牛区打造社会治理的“全国样本”

www.gcdr.gov.cn (2016-11-17) 来源:四川日报

  在天津举行的2016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上,成都市金牛区实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经验成果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网格员走访调查,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入选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锦舟 图片由金牛区民政局提供

  创新社会治理,全国哪里做得最好、最见成效?答案是——成都市金牛区是最佳案例之一。

  11月11日,2016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典礼暨经验交流会在天津举行。当天,成都市金牛区实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经验成果荣获2016年 “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这项殊荣,无疑证明了金牛区在探索社会治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但更应看到的是,金牛区在创新推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同步实施基层警务机制改革、区街财税体制改革、院落自治改革等配套改革,同时注重与推进基层党建相结合、与推进改善民生具体工作相结合、与推进居民自治相结合、与发展社会组织相结合……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同时,开展系统性的创新,让改革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才是其中的关键。

  发展遇阻倒逼出来的转型

  金牛区是成都市发展较早的中心城区,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于中心城区首位,一度享有“西部第一区”的美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向东向南”发展战略的实施,处于成都北城的金牛区逐渐成为了中心城区生产力布局较落后、城市整体面貌较差、流动人口最集中、社会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面临着规划布局凌乱、城市二元结构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诸多瓶颈制约。“特别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社会矛盾,经济体制改革快、社会结构转变慢,城市规模扩张快、配套设施建设慢,人口数量增加快、公共服务跟进慢,居民收入增长快、群众幸福感提升慢问题越来越突出。”金牛区相关负责人说。

  2015年以来,为顺应民众期盼,加快转型发展,系统解决城市转型、社会转轨的历史“欠账”问题,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金牛区全面启动了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核心的系列配套改革举措。“城乡社区既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夯实执政根基的支撑点,只有社区的服务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也就实了。”在该负责人看来,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就是要通过资源的下倾、权利的下放、力量的下沉,将网格建设成为发展居民自治的载体、促进社会参与的纽带、延伸公共服务的触角,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功能的深化拓展、精准释放、全面覆盖,切实保障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只有让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生活的归属感、社区事务的参与性和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才能让这项改革走得更加顺畅。”

  既加压又减负社区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

  入户走访、意见收集、院落巡逻、发放通知、纠纷调解……这是金牛区1400多名社区网格员每天平常而重要的事,每个月,他们都会登门拜访数百家居民,收集、报送各类群众信息上百条。这些网格员正活跃在社区的大街小巷、院落楼栋,他们的服务就在群众身边。

  从原来等“客”上门,到现在下沉社区问需服务;从原来的业务条块分割,到现在网格员“一把抓”再“带回家”分类处理,社区网格化服务大大提高了居民反映问题的响应速度。这样的办事效率,正是得益于金牛区创新社区管理走出的“第一步”。

  据悉,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方便管理、无缝覆盖”的原则,金牛区将辖区内的108个社区划分为998个网格,网格平均户数535户;同时将社区原有各类机构整合调整为“两委一站”(党的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站),将社区原有“两委”成员、社区大学生以及招聘的各类人员,纳入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服务管理员)统筹调配使用,社区专职工作者由791人增加至1438人,使基层力量得到有效充实。

  不过,点多面广的社区管理工作,并不能依靠增加人员来简单化解问题。据悉,为有效推动社区“还权、赋能、归位”,实现减负增效,金牛区以去行政化为导向,全面清理面向社区的各类创建达标、检查评比项目32项,除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提出要开展的项目外,其他一律取消。同时通过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政府职能部门及街道不得在社区设立对应机构或下达任务等。“如今通过厘清政社边界,社区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已由原来的123项精简为63项。”该负责人说。

  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创新,要防止变成政府的独角戏。据悉,金牛区在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与推进基层党建相结合、与推进改善民生具体工作相结合、与推进居民自治相结合、与发展社会组织相结合等方式,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推进“大城市、细管理”,实现“他律管理”向“自我管理”的转变。如今,社区网格已成为该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居民自我教育管理的“主舞台”、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减压阀”,“小网格”演绎了“大民生”。

  观察深一度

  “金牛改革”到底带来了啥?

  在推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过程中,金牛区探索开展的一系列创新工作,为更多地方在探路社会治理方面提供了借鉴意义。其所开展的相关实践经验表明,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必须要从理念到实践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要实现治理理念由“管控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是“管控为主”,往往由政府单方面决定甚至强制性实施。因此,创新社会治理必须要体现和贯彻民本导向与现代服务型政府理念,主动回应和满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

  二是要实现治理方式由“简单粗放”向“精细灵活”转变。当前的城市基层管理大多依托街道和社区展开,自上而下传达实施,工作的快捷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明显不足。加之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基层管理服务总体呈现力量薄弱、粗放机械等问题。因此,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使群众的诉求与呼声能够“自下而上”及时、准确的传递与掌握,减少工作的机械性和盲目性,使得政府服务更加精细灵活,甚至能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 “订单式”服务。

  三是要实现治理资源由“单一分散”向“多元整合”转变。长期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与资源主要为基层党委、政府,单一的资源由于条块分割使得基层党委、政府在面对群众日益复杂多样的诉求时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时无能为力。要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根据政府、市场和社会各自特点,将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整合为治理复合主体,并充分发挥各分主体各自优势,形成治理合力,保障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各得其所、各尽其用、相得益彰。

  四是要实现治理机制由“政府主导”向“居民主体”转变。传统的社会管理,由于职责不明、机制不全、考核不清,导致基层干部在进行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被动应付、放任自流,简单化、表面化的倾向。健全与完善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