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39250704

“红十字”照亮中棚村致富路——内江市红十字会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纪实

www.gcdr.gov.cn (2016-11-11) 来源:内江日报

  ——市红十字会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纪实

  为贫困村民发放鸡苗

  几个月前,资中县双龙镇中棚村59岁村民吴胜东还住在土坯房,因为年久失修,房子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得益于市红十字会等部门的精准帮扶,几个月后,他修起了崭新的砖瓦房,还养起了羊、鸡和鹅,走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实际上,吴胜东家的变化只是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帮扶资中县双龙镇中棚村脱贫的一个缩影。

  2016年,内江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今年“94个贫困村退出、2.42万人脱贫”的脱贫目标。

  市红十字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将红十字会事业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凝聚各方人道力量精耕细作,关爱民众、改善民生,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助力帮扶村早日脱贫——

  夯实扶贫基石,让基础设施先行“脱贫”

  “等进村道路全部通了,我们大家就都不穷了!” 和大伙儿一样盼了很多年,中棚村村民陈祖鑫早盼着进村公路修好。

  中棚村位于资安路边上,距离资中县城并不算远。然而,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且多年来全村没有一条硬化道路,村民进出不便。道路成了中棚村贫困落后的最大制约瓶颈。

  去年,扶贫“东风”吹进中棚村,市红十字会成立了以常务副会长邓文华为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定期进村,同时派驻村干部长期蹲村开展工作,全力帮助中棚村脱贫,中棚村开始悄然变化——

  近日,笔者走进村里看到,中棚村6组一条3000多米硬化便民路让人眼前一亮。这条道路得益于市红十字会等帮扶部门和村两委的积极争取,通过筹资筹劳的方式,运用镇“一事一议”资金修建而成,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一位村民告诉笔者:“以前雨天去赶场要穿筒靴,现在穿皮鞋都不怕沾泥巴了。”

  “我们现在还在争取项目和资金硬化村里的其他道路。”市红十字会驻村干部谢明洪介绍,等明年年初村外的资安路修建好后,还将在村上修一条2000米的硬化道路连接资安路,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

  除了修路之外,市红十字会等帮扶部门还争取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帮助中棚村新建了18口山坪塘,配齐完善了村网络建设,完善了村级阵地建设。

  “只要基础设施‘脱贫’了,产业发展也就能跟上来!”在市红十字会领导班子看来,在扶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基础设施。因此,市红十字会等帮扶部门集中人力、资金,“啃”下中棚村公路、生产生活用水等基础设施的“硬骨头”,为产业发展铺好基石。

  红会带来“点金手”,让产业铺就中棚村致富路

  “前段时间,我才卖了20多只兔子,收入多了近千元!”中棚村村民梁恩英高兴地告诉笔者,她不仅养了兔子,还养了20多只鸡、1头母猪和1只山羊。

  梁恩英是中棚村典型的贫困户之一,一家有5口人,家中没有劳动力,亲人患病,全年医药费都要花去3万多元,加上儿子在读大学,生活更加贫困。得知梁恩英的致富意愿后,市红十字会等帮扶部门向她提供了仔兔和山羊等,帮助她发展养殖业,让她一家走上致富路。

  市红十字会的帮扶足迹遍及中棚村,带动一户又一户有想法、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因为条件受限,我们在发展产业上有心无力。”中棚村村支书张兴东介绍,由于缺乏产业,中棚村除了传统的水稻、玉米等作物种植外,基本无其他经济项目。他们也希望发展新的产业取代传统农业成为全村新的经济支柱。

  要让中棚村真正脱贫,除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通发展障碍外,还要大力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把田地里的生产变成村民手中的真金白银。市红十字会在开展精准脱贫工作中,注重产业帮扶,用产业去铺就村民的致富路。

  山沟里修牲畜圈舍,发展养殖业;开发荒山荒地,发展柑橘种植……今年,市红十字会等帮扶部门向中棚村81户贫困户发放了100只鸡,81头山羊,“不知火”6604株,种植面积约7公顷,产业发展已经初具雏形,昔日贫穷闭塞的“中棚村”正愈发富裕。

  “红十字会为我们带来了‘点金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看到希望,怀揣着在外务工学到的种植养殖技术准备返乡创业。” 张兴东告诉笔者,产业发展为村民打开了一扇勤劳致富的大门,为农户免除了后顾之忧,他们计划在村办公楼旁边修建一个农产品交易所,进一步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助推全村产业发展。

  拔掉思想“穷根” 让村民思想彻底 “脱贫”

  从2015年9月中旬开始,市红十字会等部门开展精准扶贫 ,除了让当地基础设施先行“脱贫”,发展产业铺就致富路外,还注重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输入,激发贫困户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从思想上拔除村民的 “穷根”——

  “‘精神贫困’才是我们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等、靠、要’思想不破除,再怎么扶贫也是枉然。” 在邓文华看来,贫困群众如果只是依赖外部扶持,缺乏自主的精神,不去主动脱贫,可持续脱贫也是一句空话。只有做好精神上的扶贫,贫困人口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药!”市红十字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每月都要去中棚村开展调研,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做好精神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让他们树立自强的精神。

  今年年初,在市红十字会等帮扶部门的协调下,中棚村村干部及20多名村民代表集体外出“取经”。他们先后走访了资中县银山农业科技园、尚腾新村、石板村万家香莲子合作社及田家镇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发展基地、种养大户。此次行程可谓收获满满,参与考察的村干部和村民们打开了眼界,也看出了土地上的“文章”,燃起了致富的希望。

  “原来土地也是真金白银”“别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富起来,我们也可以”、……参加过外出学习的村民告诉笔者,参与考察学习后,他们视野更加开阔,有了帮扶部门的支持,他们更要努力,依靠自己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市红十字会除了帮助中棚村贫困人口改变生活环境,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让他们从根本上告别贫困,还通过综合施策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促成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心态的改善。

  救穷救急,合力共建“富裕中棚”

  “感谢市红十字会的帮忙,要不然我哪能这么快就住进这样漂亮的房子里来!” 在市红十字会等帮扶部门的帮助下,中棚村民骆明金今年总算从破旧的土坯房搬进了新房,养起了羊、鸡和鹅,荷包也开始鼓起来了。

  今年,市红十字会等帮扶部门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帮助贫困户新建或改建住房9套,已建成4户,其余的正在建设当中,贫困村民很快就能搬进崭新安全的房子里。

  “红十字会精神强调帮助最易受损人群,可以说,弘扬红十字精神与精准脱贫目标契合、内涵高度一致,红十字会精准扶贫救穷,也救急!”邓文华告诉笔者。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内江市红十字会十分注重将扶贫工作与自身工作相结合,积极筹集救助资金,对有增加产业愿望的贫困户给予应急帮扶。

  “我们红十字会本身是做公益工作,所以我们的扶贫带有浓浓‘公益’色彩。”驻村干部谢明洪告诉笔者,他们积极发挥红十字会作用,经常开展入户慰问等人道救助活动,帮助贫困家庭解燃眉之急。同时,积极发挥社会募捐优势,动员社会爱心企业人士,对因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等特殊原因致贫返贫的群众进行捐助,帮助他们共渡难关。此外,积极争取公益项目,重点对村卫生室、道路、村民用水等方面进行完善,改善当地村民的居住和发展环境,争取早日全面脱贫。

  由此,市红十字会探索出一种独特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市红十字会将继续把精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对口帮扶资金落实、帮扶项目落地,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生产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帮扶,增强中棚村自我发展能力,确保2017年底前顺利完成81户贫困户顺利脱贫的任务,为实现内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包达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