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34岁的贵州省桐梓县县委组织部研究室负责人杨文君被下派到省级二类贫困村的大河镇龙坪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组组长。在15个月的时间里,杨文君的足迹遍布全村834户群众家,群众都认识这个戴草帽的“草帽书记”。杨文君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但一点一滴的凡人小事,折射的是平凡中的伟大。
说起草帽,相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不会陌生,因为这是一个家家户户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品。一顶草帽看似不起眼却有大作用:夏天炎热,一顶草帽忙时遮阳、闲时做风扇,而风雨来临时还可避雨,他给广大百姓带去无数便利甚至“安全感”,它是咱老百姓的好伙伴。
我们常常能在以前的“老”影视作品里看到一个个戴着草帽的干部走家串户的活跃身影,所以那时的干群鱼水情也有草帽干部们的一份功劳。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戴着草帽走基层的干部渐渐地成了“稀缺品”,反而多了一些坐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的“领导”,仿佛务实的“草帽精神”已消失于茫茫人海。但是当“草帽书记”的足迹遍布了全村834户群众家时,我们欣喜地看到那曾经的“草帽精神”似乎又有开始回归的迹象了。在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阶段的今天,“草帽精神”的再上路也给了我们一剂“强心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草帽虽小,却也连着大民生,关系着大事业。同样,草帽的平凡正如百姓之普通,但平凡之中的点滴也能见证伟大,所以共产党人必须要有以小见大之能力和眼光,努力重拾“草帽精神”,这体现着一个党员干部的担当与责任。
干部是鱼,百姓是水,“鱼”唯有融入百姓这汪“水”中才能真正如鱼得水。小小的一顶草帽虽然不起眼,但是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老百姓,戴着草帽的干部至少代表着自己从“身份”上对群众的认同,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视”,而不是作为领导“高高在上”地“俯视”。而平等是交流的基础,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与群众“心贴心”,帮扶工作才能 “实打实”,与群众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干群一家亲。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草帽虽“轻”,却代表着一种务实的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当今社会从来不会缺那种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之人,但唯独对务实者报以最大的善意。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草帽所代表之精神正是一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元素”,也应成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追求。同样,草帽在身如同责任在肩,以务实的“草帽精神”推进脱贫攻坚扶真贫、出实效、聚人心是每个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需要更多的“草帽书记”以实际行动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
有人说,时代变了,民情变了,我们党员干部也要“随机应变”,但是有一条底线不能越,那就是对群众的感情不能变,对群众的责任不能丢。草帽虽小,却也连接着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和责任。我们常说“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那何不把“草帽”带上?否则又怎么去真扶贫、扶真贫呢?
(合江县白米镇人民政府 税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