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河南省社旗县城郊乡双庄村党支部原副书记申进的忏悔录,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一些和他相似的基层干部抱着“官小不值一提”的侥幸,认为自己权力小、级别低,不会引起纪检监察机关的注意,由此走上了贪腐的道路。然而,纪律从来都是公正严肃的,只要触碰了纪律、跨越了底线,就要受到严惩。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慎微,顾名思义,就是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细小的事情,警惕小毛病、小问题。刘备去世前在遗诏中告诫其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错误都是从小错误开始的,于党员干部而言,要时刻守住纪律底线,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防微杜渐。倘若对诱惑之“微”不严防,对蜕变之“渐”不严杜,则难保不铸成大错。
纵观反腐案例,不少官员因贪腐而落马,令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让一些基层干部产生了错觉,认为纪委的注意力集中在位高权重、贪腐数额巨大的“老虎”身上,而不会在意他们这些小“苍蝇”。抱着无知和侥幸,一些基层干部对惠民资金“雁过拔毛”,对扶贫款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克扣侵吞,没有一点顾忌,严重破坏了基层的政治生态。古人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如果小事不慎、小节不拘,当量变引起质变,就会堕入贪欲的海洋而不能自拔,则悔之晚矣。
众目之下,人人守法,难能可贵的是,独处时仍能小心谨慎、规规矩矩,自觉用法律、制度、道德准则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权力虽小,更要慎微使用、用之以严。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自套“紧箍咒”,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在正确的轨道上审慎用权,确保权力不出轨、用权不任性。
以申进之流为例的反面典型,“小官贪腐”带来的启示,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用反腐案例对党员干部起到警示效应,督促自觉做到严以用权;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改进和完善对基层干部的监督举措,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对各类惠民资金和扶贫款做到最大限度公示公开,受理监督举报落实到位,确保监督全覆盖、审查无盲区、清理无死角,让“雁过拔毛”式贪腐无处遁形,让小权力也不被滥用。
(绵竹市农业局 蒋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