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神经末梢”堵塞
刘成鸣
教育实践活动中,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通?内心如何通?工作如何通?作风如何通?答案就是面对面、沉下去、通末梢。
面对面,让社情民意“不失真”。要想听到真实声音,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和群众面对面。今年初,我接待了一位被少数基层干部看成“刁民”的信访户,在听取其诉求后,我责成有关单位进行再调查,结论却是部分诉求合理。为何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会出现差异甚至相悖?这说明少数干部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工作时不深不细不实。“最后一公里”问题,表面是距离,实质是隔阂。要消除这个隔阂,就必须进一步畅通与群众沟通的路径,在与群众促膝交谈中倾听群众心声、掌握群众需求、了解群众期盼;坚持开门听意见,多与拆迁户、信访户、低保户、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困难群体以及“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等交流,欢迎他们“挑刺”“找茬”,讲真话、实话、辣味话,努力把声音听全、听准、听深。
沉下去,让矛盾问题“浮上来”。“沉下去”,对问题才能了然于胸,矛盾才能一一化解。近期,我到渔门镇蹲点调研,了解到该县在2012年将覆盖11个乡镇近5000名初中学生的唯一高中渔门中学改为初级中学,初中毕业生只能到90多公里以外的高中就读,可当地少数干部对老百姓要求恢复渔门中学高中教育的声音却置若罔闻、避重就轻、能拖则拖。这个案例告诫我们,如果对实际情况认识不足,对群众愿望了解不够,决策就容易片面,工作就会被动,而我们距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只会越来越远。因此,必须坚持“沉下去”,用“一线工作法”、“下沉式”驻点调研等方法,走到基层群众、服务对象中去,走到矛盾多、意见大的地方去,把问题找准,让长久积存的真问题无处遁形;坚持“浮上来”,带着群众呼声诉求、基层社情民意和发展障碍困难上来,“顺藤摸瓜”、“解剖麻雀”,逐级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并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通末梢,让服务群众“零距离”。村(社区)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是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然而,近年来部分村(社区)沾染了“机关病”,便民服务中心里半人高的办事柜台让干群“近在咫尺,却心隔天涯”,“等件上门”、“等客上门”现象严重,干群关系从融合无间的“鱼水”变成了泾渭分明的“油水”。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基层党员干部经常联系走访群众工作制度,引导基层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用脚步丈量民情、跑步办理民事,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建立村(社区)承接事项和创建准入制度,全面清理考核评比项目,把干部从行政事务堆里解放出来,有时间、有精力进农户、进楼栋、进院坝,解民难、排民忧,让办事群众少跑路、不跑路。
(作者系四川省攀枝花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