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0972364

让工程科技人才成为创新驱动的生力军

www.gcdr.gov.cn (2014-06-0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让工程科技人才成为创新驱动的生力军
汪 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对工程科技的重要性作出了高度概括。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培育和造就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推动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人才开发中一个重要命题。从我国发展来看,经济正处于从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打造经济升级版,实现经济由大到强,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必须充分发挥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引领作用。
  从现况来看,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具有一定优势:一是规模大。中国拥有4200多万工程科技人才,是中国开创未来最为宝贵的资源。二是潜力足。有研究预测显示,未来一二十年,我国理工科毕业生规模将在全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占据优势。三是发展快。随着一批重大工程科技的突破、重大工程建设的推进,一大批工程科技领域帅才、将才、骨干人才快速成长,成为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现代化进程的生力军。
  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工程科技人才上还存在着“大而不强”的劣势。数据显示,我国工程师所创造的产值只有美国工程师的十六分之一、德国工程师的十三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同时,工程师在国有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多,民营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少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另外,瑞士洛桑《世界竞争力报告》排名显示,我国科技研发人员国际竞争力始终徘徊于所列国家中游水平。这表明,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因此,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面对未来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加大工程科技人才的开发力度,使之成为创新驱动、推动发展的生力军。
  要加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加大基础教育中动手能力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个人兴趣和动手能力;要强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坚持以实践为导向,坚持产学研结合:一方面聘请有产业界工作经历的人士担任教师,另一方面安排相应的工厂实习,使工程科技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技术水准、有效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要倡导“干中学”,鼓励工程科技人才积极主动参与工程实践和项目研发,通过工程实践,验证、巩固、深化在课堂学习的知识,在实战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要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点石成金”、团队引领示范作用,建立“传帮带”机制,传授工程实践经验,促进人才快速成长。
  要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搭建平台。突出自身特色,积极抓住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孕育和涌现的契机,结合国家战略项目、重点建设工程、重大攻关项目,坚持以重大项目工程为平台,吸引、集聚、培养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建设,依托重要骨干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校、大型企业资源,共同组建高层次产学研平台,形成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研发、生产、推广、服务相互整合的协同创新产业联盟,让重点企业、项目和交流平台,成为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载体。要围绕创新过程,让工程科技人才同基础研究人员、应用研究人员、开发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企业家打成一片,各尽所能、各展其长,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互相成长。
  要加大人才政策和制度创新力度。探索形成鼓励创新、激励创造、适宜创业的环境氛围,完善以业内为主、以工程项目为主、以实践绩效为主的人才发现评价机制,推动人才与技术、资金、市场、园区深度契合,形成人才竞争优势、集聚优势、发展优势。要加大人才政策开放度,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国际交往合作,促进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学术组织、企业、城市、科学家个人的交流,在国际合作中聚集一流人才,培养拔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使人才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