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做人才能清醒干事
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和省委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推进,我省干部队伍中一批贪污腐败分子先后落马。从履历上看,他们也曾有过非凡的经历,经过组织层层选拔、精心培养,一步一步走过来,不想却自毁前程,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最根本的,恐怕还是经不住诱惑,放弃了原则操守,自身反腐防线坍塌崩溃所致。对此,省委书记王东明日前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一语中的:“诱惑和考验越大,越需要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的干部。”
清廉做人才能清醒干事。反腐败,是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腐败源于私利和滥权,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不相容的。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各种诱惑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给各级领导干部带来巨大考验。如何抵御诱惑、经受考验,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对待的课题。
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党内腐败现象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新中国成立之后,党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对此,我们党在长期反腐败斗争中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一整套工作机制,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巨大成绩。也正因如此,我们党才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员干部身上依然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担当,加大整肃作风、惩治腐败力度,依法依纪严厉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极大地震慑了贪腐官员,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
就我省而言,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一批问题官员浮出水面、贪腐分子受到惩处,提醒我们绝不能对身边的腐败视而不见、掉以轻心。
从查处的案件分析,当前,导致腐败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搞人身依附、以人划线,拉帮结派、沆瀣一气,没原则、没是非、没底线,甚至丧失了基本的人格和起码的官德。腐败问题的产生,从组织的角度讲,反映了对党员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比较突出。从干部个人来讲,反映了作风不正、操守不严,没有筑牢党纪国法的防线。从制度的角度讲,有些纪律规定失之于大、失之于泛,以致出现“牛栏关猫”的漏洞;有些纪律规定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出现了执行过程的“稻草人”现象。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历史反复证明,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从严惩处,对胆大妄为、顶风违纪的人严惩不贷;一手抓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警醒起来,不违规、不逾矩。同时,全面加强制度建设,铲除“四风”土壤,打破利益藩篱,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制度的外部约束与个人的内在自律相结合,才能产生持续、长久的效力。领导干部清正廉洁,重在自律。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明白一个道理:做官就是为老百姓做事。一名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培养和个人的努力奋斗。能够为党和人民做事,机会来之不易。特别是一些干部年纪轻轻就走上重要岗位,组织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同时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就像一个足球教练,力排众议将一名年轻队员放在主力位置,派你上场是要发挥你的能力、冲劲,而不是让你去犯规,甚至被红牌罚下。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了自律才会保持清醒,离开自律就会放纵自己,自律是清廉的“稳定剂”。
“君子慎始而后无忧”。今天,我省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亟需一支一心为公、谨慎用权,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务必倍加珍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岗位,倍加珍惜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机会,始终绷紧心中的“廉洁之弦”,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纪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