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干才能取得实绩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三)
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确实,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任何事都是干出来的。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必须靠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干、带领干,真干、实干、苦干。正如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所强调的那样,“目标和要求越高,越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干部”。其言之切切,全省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并迅速转化为时不我待、实干兴川的实际行动。
纵观历史,凡实现理想抱负、取得巨大成就者,无不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之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司马迁著《史记》,忍辱负重心无旁骛;李时珍尝百草,才有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薪火相传,更成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一大批党员干部在苦干实干中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了不朽功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当前,尽管我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我省而言,无论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是城镇化率,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贫困人口基数较大,扶贫攻坚任务繁重。落后就要赶超,压力就是动力。各级干部只有拿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从上到下,一级带一级,层层重实干,才能走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下一程。
不得不说,近年来在面临特殊形势和压力下,我省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干事的劲头足、冲劲强,表现是好的,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基层、务实肯干的好干部。但是,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的干部缺少一点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目标虽然制定,却找出种种借口推脱退缩,主观上缺乏追求最好结果的愿望和行动。有的干部缺少一点扎扎实实推进工作的干劲,表面上看工作规划、各种政策出了不少,但开会部署后,一切都成为别人的事,自己则当“甩手掌柜”,没有身体力行、想方设法抓落实。有的干部缺少一点勇于破解各种难题的拼劲,看不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遇见矛盾绕着走,碰到难题就回头,喜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干部缺少一点严格要求自己的狠劲,总是抱着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不够狠,对下级或分管工作要求不够严、不够高,满足于一般化,缺乏追求一流、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究其成因,重要的一点,便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起通过专注干事、多干成事来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的观念,没有把心思和精力主要用在抓工作上。更有一些人信奉“干得好”不如“跑得好”,“能干事”不如“会来事”,千方百计琢磨如何玩技巧、走捷径、拉关系,如果他们得到重用,就会让专注干事者寒心,就会消解群众的干事热情最终让各项工作目标成为“空中楼阁”。基于此,提倡领导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就需要树立崇尚实干,使实干者受提拔受重用的鲜明用人导向。凡是踏实肯干的党员干部受尊重、不吃亏的地方,往往就是风气正、事业兴的地方,这一点,已被反复证明。
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无小,不为不成。”当前,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都已明确,省委对工业强省、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开放合作、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扶贫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工作均已作出安排部署。做好这些工作,关键在落实,关键在实干。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富裕百姓、造福一方为己任,做到对人民有感情,对工作有热情,对事业有激情,才能确保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