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0930177

为官当思不易——固化“为官不易”成果系列评论之一

www.gcdr.gov.cn (2014-05-0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为官当思不易
——固化“为官不易”成果系列评论之一

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行为,作风得到好转,成效有目共睹。我们要乘胜追击,一步一步深化下去,保持“为官不易”的势头,固化“为官不易”的成果,把“为官不易”进行到底。
  2013年堪称“禁令之年”。中央密集出台铁规禁令,规范干部从政行为,从“舌尖”到“车轮”,从工作圈到生活圈,约束越来越严,管理越来越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时下,一些人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抱怨、“官员难当”的感叹。怎么看“为官不易”?问题的实质是怎么看待党员干部的追求,核心是如何对待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为官不易”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干部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反映了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
  当官为什么、用权干什么、身后留什么,是每个干部都应当常问常答、躬身自省的人生命题。不同的回答会收获不同的人生,也会对“当官不易”有着不同的感受和认识。抱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信条,以为当了领导干部就有特权、该享受;冲着“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舒坦,认为当了公务员就是端了铁饭碗、进了保险柜。抱持这样的为官之道,肯定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哪道禁令、哪条纪律都像是和自己“对着干”。相反,对于那些心系群众、埋头实干的人来说,吃喝应酬少了,身体更健康了;潜规则少了,干事更顺畅了;社会风气正了,处世更简单了。道道禁令都是“护身符”,条条纪律都是“防火墙”。
  权力的本质是责任,责任的底色是为民。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要追究。“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既然手握公权,就要比别人受到更多的监督,就要经得住群众的评头论足。既然是人民的公仆,就应当先之劳之、吃苦在前,就应当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就应当清廉自守、如履薄冰。事实上,当前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只是为官从政的底线要求,是返璞归真、回到本来。一些人抱怨叫苦“为官不易”,恰恰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放宽了,是一些地方和单位过去对干部管得太松了、太软了。所谓“为官不易”,说到底并不是官不好当了,只是贪官不好当了、庸官不好混了。
  为官不易,为民乃易。选择了当干部,就意味着奉献和担当。“为官不易”恰恰是干部应有的状态,是为民本色之所在。当干部不容易,事业才会有希望;当干部不舒服,老百姓才会舒服一些。焦裕禄兰考治“三害”,“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孔繁森三进西藏,一腔热血洒在雪域高原;沈浩抛家别子扎根小岗,干三年又三年,为小岗的发展操碎了心;陈家顺卧底工厂当普工、做猪倌,帮助民工找份好工作。这其间的辛苦不易,可想而知。这样的“为官不易”,为的是守土尽责、图的是造福于民,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彰显了人民公仆的为民情怀,换来的是群众的爱戴和敬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还在为公权私用不易、公款吃喝不易、慵懒怠政不易,自怨自艾、满腹牢骚,不妨想想为什么选择当干部,扪心自问当初的理想情怀是否还在;不妨对着先进典型的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差距有多大。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只有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官不易”的焦虑,方能内化为砥砺自我、奋发进取的动力,转化为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自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