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提高新媒体素养和能力
蒋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媒介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媒介素养和治理能力,也就成了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必备功课。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媒介素养和治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媒介知识的了解和对媒介规律的把握,以及运用媒介积极影响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互联网媒体迅速发展、影响力日趋扩大的背景下,由于互联网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规律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互联网媒体所反映的舆情更加复杂,这就对领导干部提高媒体素养和能力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重视新媒体转变传统认识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确实,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媒介大范围迅速传递,大大强化传播效果。公共舆论作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已经走上前台,其能量与作用有可能对党委、政府的决策和相关措施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作为公众人物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随时都可能被置于聚光灯下,面对媒体的追问、质疑,接受公共舆论的考问。因而,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新媒体素养,对网络舆论的聚合与放大效应要有充分认知。
领导干部首先要认识到新媒体已经成为主流媒体。互联网媒体的主流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证明。第一,受众群体巨大。到2013年底,我国网民人数高达6亿,其中超过8成手机上网。微博、微信等借助移动互联网等载体,受众人数动辄高达数十万、上百万,是其他单个传统媒体难以匹敌的。第二,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兴媒体,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抓好新兴媒体的管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对抓好新兴媒体管理作出了重要部署。第三,新兴媒体的行业认同和职业认同得到强化,我国传统媒体已纷纷触“网”,作为主流化的重要标志,网络新闻已经纳入中国新闻奖评选。新兴媒体的主流化,无疑是以其影响力的日益强大为后盾的。领导干部认识到这个趋势,才能更为自觉地增强对新兴媒体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提高新媒体素养和能力。
领导干部还必须转变对媒体定位的认识。随着新兴媒体,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兴起,媒体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已渐渐改变,日渐成为思想的有力影响者。但一些领导干部对媒体定位的认识还是原封不动,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巨大的传播效果不够了解,缺乏应对和传播技巧;有的领导干部一知半解,甚至患上了“网络恐惧症”,对网络敬而远之。这种状况,对利用新媒体塑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自然会缺乏自觉性,对危机事件不能积极处置,从而处于被动地位。领导干部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舆情不是“敌情”,相反,它是社会的预警器,是公众参政议政的平台。尽管网络上的杂音、噪音、虚假的信息并不少见,但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传播的利弊,既不能盲目排斥,也不能无所作为。要树立网络敢管能管的理念,积极兴利除弊。一方面要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健全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惩处机制和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队伍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壮大网上主流舆论,对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善用新媒体提升公共管理能力
党和国家主管的各种媒体兼具宣传工具与传播工具的双重属性。领导干部提高新媒体素养和能力,除了对新媒体要有正确的认识,还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影响力强大、传播及时等优势,把握导向,让主流舆论得到顺畅的传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的张扬。同时,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提升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领导干部要善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媒体的一个重要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就是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把握这一点,就会自觉地用这一要求作为标准来建设和运用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媒体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领导干部要善用新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凝聚各族人民的共识和激发奋斗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是媒体宣传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宣传大政方针,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部署传播到干部群众中去,起到统一思想和鼓舞人心的作用。还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宣传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成绩,体现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领导干部要善用新媒体提供高效率的网络政务服务。能够高效提供在线政务服务,是新兴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的比较优势。领导干部运用新兴媒体,不但可以用于宣传工作,也可以用于服务工作。事实上,很多由政府部门建设的新兴媒体,就既有信息发布功能、工作宣传功能,也有政务服务功能,三者是统一于一体的。互联网媒体提供政务服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群众,大大提高效率,节约纸张和办公费用等,是值得提倡的公共服务方式。
领导干部要善用新媒体践行群众路线。领导干部提高新媒介素养,能够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具有及时性、海量性、互动性等特征,在联系群众方面也就具有了独特的优势。运用新媒体,可以随时发布群众关心的信息,和受众实现良好互动,听取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反馈。实践证明,一些领导干部开通个人微博、微信,不但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也直接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把握主动权提高舆情危机处理能力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类社会正进入风险多发期。而我国处于转型期的特点,更导致社会管理风险的加大。尤其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中心的新媒体在方便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使信息交流更为顺畅的同时,也为社会风险的扩散提供了条件。网络等新兴媒体的特点,决定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重大事件,无论是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是各种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无论是公众对重要部署、重大决策、突发事件的思想反映,还是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舆论动向,处理或应对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形成舆情热点,甚或引发“舆情危机”。新兴媒体由于技术的革新而被赋予的特殊性能,对危机传播具有重大影响,这就对领导干部的危机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升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养和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及时化解危机事件。领导干部在新媒体舆情危机管理中,需要系统地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全面准确掌握信息。一旦舆情危机事件发生,最好的平息办法是第一时间发布真实信息,让公众了解真相。在舆情危机事件中,由于网络传播的便利,信息量不仅很大,而且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因此发布真实信息的前提是全面真实地掌握信息。由于引发舆情危机的事件常常牵涉到多个利益群体,因此信息收集中应注意广开渠道,尽量收集不同部门传输的信息,同时不忽视非政府部门的信息,并尽可能由专家团队对信息进行梳理甄别,确保信息的全面真实。
迅速及时公布真相。经验表明,对重大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发布往往越早、越主动越好,第一时间公开、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才能有效避免猜忌、传言和谣言占领舆情高地。尤其在新媒体非常发达,自媒体非常繁荣的媒介生态环境中,靠“堵”和“捂”往往适得其反,可能引发更大的舆情危机,导致更大的社会危机事件。这方面正反的例子都有很多。领导干部不能抱着传统媒体时代的观念,认为一个通知、一个电话就能轻易化解危机信息传播。必须认识到,只有用真实的信息去占领网络空间,虚假信息和谣言才会没有市场。
谨慎作出事件结论。应对舆情危机,专家和实践人士都一致认同要“快讲事实,慎讲原因”。慎讲原因,就是对事件的结论要慎重。一方面,是因为事件结论至关重要,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另一方面,舆情事件往往比较复杂,短时间内未必能查找到真实的原因。突发性事件原因的调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面对公众关于原因的质疑,信息发布者若以“原因我们正在调查,一有结果将会及时向媒体通报向社会公布”来回应公众,一般来讲,能够得到谅解与认可。当然,“慎讲”不是不讲,更不能作为托辞,一旦查实后应当及时公布,以此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积极推动问题解决。舆情危机事件的背后,是危机事件本身。只有解决了引起公众不满的事件本身,舆情危机的源头才算消除,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领导干部尤其要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舆情危机事件,不仅要反思我们的舆情应对工作,也应当反思我们的工作本身,并努力改进群众不满意的方面,如此才能最终消除舆情危机的根源,才能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省直机关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