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接力 让文建明精神不断延伸
获悉文建明同志病逝的消息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很痛。文建明走了,走得太早,也走得太突然了。在他身上拥有着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等荣誉称号50多项,而且还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笔者认为,所有这些荣誉,归结起来都凝聚着“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每一项标准,文建明都完全具备。他在乡镇工作30多年,创造了“文建明工作法”,而且是农村发展变化和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为众多父老乡亲办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实事,老百姓为之赞赏为之感激。不仅如此,就连是劳改犯回头来也非常感激他的帮助、教育和引导。
譬如,化育桥社区居民罗洪川的转变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罗洪川坐过两次牢、曾被判死缓。2006年4月,坐了10多年牢的罗洪川出狱后,连亲生母亲都不愿收留他,他一度自暴自弃,对社会绝望甚至仇视社会。然而,文建明并没有把前来“滋事”的罗洪川交给公安机关处理,而是把他当亲兄弟一般对待,不厌其烦地予以帮助、教育和引导,后来还协助他找到了媳妇,并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如今,已经彻底转变的罗洪川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
正是如此,罗洪川非常感激地说:“我过去从没想过还会有未来。我能有今天,多亏文书记的帮助教育,是他教会了我做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更要感谢党,是党培养了这么一个好干部”。在笔者看来,罗洪川之所以能回心转意,重新做人,完全是文建明工作法产生社会效应。正如文建明常说的:“百姓在干部心中有多重,干部在百姓心中就有多重。”诚如其言。对待一个“死缓犯”尚能如此,文建明的亲民、爱民、为民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文建明走了,他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记忆,太多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在农村工作的近30年里,文建明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解难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即使身患癌症,依然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用情感、信念、智慧和勇气构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让“钉子户”“上访户”和众多曾经绝望、困苦的百姓,发自内心地喊出:“感谢共产党!”。笔者感到,文建明的一言一行完全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忠实践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庄严承诺。
正因如此,在文建明的一生中闪烁着亲民、爱民、奉献;廉洁、勤政、务实;改革、创新、坚强……等富有时代精神,体现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一个个词汇、一句句话语,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营山的焦裕禄”、“基层干部的楷模”。
毋庸置疑,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需要许许多多像文建明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以文建明同志为榜样,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勇气和信心,薪火接力,前赴后继,以饱满的激情和顽强的斗志投身到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实践活动之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文建明“掉角不掉队”的精神更加深入。
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的雅安,尤其要立足灾后恢复重建实际,在全市上下掀起学先进、争先锋、促发展,助重建的热潮,“干”字当先,学习文建明同志全心全意的赤子情怀、勇于创新的智慧头脑和永不向困难低头的不屈性格,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成效,把文建明工作法融入到雅安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中,按照三个时间节点、推动开工“三个一批”的要求,坚决打赢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让文建明精神不断延伸,凝聚起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强大力量。
(作者:李琼会,来源:2014-1-27四川在线-天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