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着力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确提出“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并将其纳入改革总体布局,表明我们党从改革总体布局谋划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从而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表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党既是改革的推动者、组织者,也是被改革者,这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着力点。
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改革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改革是因为这些存在的问题而引发的;第二,改革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又产生了新问题。那么,我们究竟存在哪些现实问题,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还需要完善?
就党的制度改革而言,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也就是说,党的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一些具体制度存在的弊端。这里所指的“具体制度”是,长期以来党的领导工作和党内生活中,形成党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党的制度,其作用在于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如《党章》《党内选举制度》《党内生活准则》等,主要是指党内的制度。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含义则更为丰富和深刻,“党的建设制度”除了包括“党内制度”,还涉及党组织和国家、社会关系的制度,或者说是,规范约束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的制度。因此,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要进行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也要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看,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这就是说,党的建设制度是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目的的制度。
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35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仍然是党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主要是指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创新涉及的深层次问题。譬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如何在党管干部和扩大民主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的问题;实现决策科学化如何处理党的决策体制和政府决策体制之间的关系问题;司法管理体制改革中如何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党怎样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问题;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改革中如何对党的权力自身进行制约、监督的问题;社会基层治理中的村委会如何处理和村党支部的关系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与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科学化有关,与党能否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关,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至关紧要。因此,进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用习近平同志的话说,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全党全国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需要统筹规划、协调配套、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需要以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国家按照民主集中制实行的正确领导。一是各级党委一定要完善集中全党全民智慧的决策机制,保证改革和发展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厘清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职权边界,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理顺工作关系,保证各级党委、政府权力配置科学合理、运行规范高效;三是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干部充分涌现。干部人事制度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抓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以培养造就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一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相关制度。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法,注重实绩和实际工作能力,坚决纠正唯票取人现象;合理确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职位、范围、规模,改进选拔程序和方法,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坚决纠正唯分取人现象;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搞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总体规划。二是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首先要科学确定政绩标准,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其次要严格考核政绩,采取各种方式把政绩考准、考实,为正确评价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提供科学依据;再次要用好政绩考核结果。三是完善干部管理相关制度。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建立健全问责干部复出制度,等等。
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主要是围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制度,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健全改进文风会风制度;完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反对特权相关制度,等等。
加强反腐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主要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法律法规,等等。
(来源:2013.12.24学习时报 作者:林学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