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网络执政力的路径选择
新媒体的发展将公共空间划分为社会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两个部分。虚拟公共空间急剧膨胀,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政党的存续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促使政党及时作出调适和回应。
一、政党适应性与网络执政力
适应性理论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新路径。所谓政党适应性,是指政党组织在政治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不断进行自我调适以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动态过程。作为政治组织,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必须应对和解决政党体制发展中的组织适应和嬗变问题。政党适应性是一个复杂概念,目前存在着不同向度的认识和界定。布鲁斯·迪克森将执政党作为独立的分析单位,把政党适应性界定为一种政治体系的创设,即对社会不同领域的需求和利益更具反应性的政治系统的创建,它意味着从集权到民主的转变过程,是集权型政党在不牺牲既有政权体制的前提下,继续生存的一种改革途径。迪克森在对政党适应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还将适应性区分为源于政党目标的转变,新的政策行将出台而促进组织变革的浅层次效能型适应,以及应对来自国内和国外环境压力时所做的更为深层次的反应型适应两类。在亨廷顿看来,一个政党能否长久,适应性是一个衡量的主要指标。适应性是测度政治组织制度化的四大标准之首,是后天获得的组织性,概而言之,就是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即环境挑战与时间考验的函数,是政治组织发展的一种动态过程。在他眼里,适应性就是适应环境挑战的能力,环境挑战越多,经历的时间越久,组织的适应性就越强。综上而言,适应性是政党对组织功能危机和目标调整的内部回应,既包括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外适应”,也包括协调内部组织成员的活动目的的“内适应”。基于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组织目标的经常性的调整,这种能力提升、功能定位、手段更新、策略重组的经常性,可以适时地减轻政党因结构不适应造成的“重负”并及时得到缓解,使这种“重负”不至于大到使政党难以承受的程度,从而给政党充当定时减负的“泄气阀”。政党要生存并富有活力的发展,必须在功能上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升能力,在目标上不断协调组织进程,在策略上不断更新手段。就新媒体时代而言,这种组织功能收缩变化决定着政党执政能力外延的边界。
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不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网络的普及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新的领域。党的执政,不仅要应对网下社会,还要驾驭和引导网上虚拟社会,尤其是回应网上虚拟社会空间,需提升执政党的网络执政力。加强网络执政力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执政面临的重大命题。从新媒体在政党领域的广泛运用来看,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政党对新媒体传播的主动接受与适应,同时也要求政党关注和加强网络执政力建设。网络执政力是执政能力在互联网上的体现,是一个新概念,研究尚不深入。综合当前的研究,笔者认为,网络执政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用新媒体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二是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党内活动、党务管理和党建工作的能力;三是科学研判舆情,把握网络舆情发展规律,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四是及时处置网民意见,加强沟通,有效群众工作的能力;五是运用新媒体对政党进行监督的能力;六是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和网络技术开发的能力。这六个方面环环相扣,共同构成党的网络执政力系统。
二、新媒体时代下执政党适应性的变动
近年来,新媒体崛起对党的领导和执政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旦新媒体的发展与党的发展不能保持同步,则容易导致党的适应性在诸多领域方面发生变动。”具体而言,在新媒体时代执政党的适应性所产生的变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信息化挑战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有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家和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并起支配作用。新媒体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第一,信息化网络化导致思想意识多样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普及和社会自由的初步扩展,为各种社会思潮面世提供了最低限度的宽容。使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呈现多元、多变的态势,社会思想意识的开放性、独立性和冲突性特征日益显现。当前,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等,这些思潮在大众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上公开进行论述、博弈和发酵,对社会的主流价值形成一定的冲击,造成大众意识形态模糊。第二,西方价值观通过新媒体进行渗透。网络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地缘政治的界限,在世界上形成了超越传统政治力量和地域界限的“超国家领域”。有美国学者毫不掩饰地指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军事霸权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信息霸权国,美国应利用信息时代的工具向全世界推行其价值观。”西方国家利用其手中掌握的信息传播控制力和影响力,利用互联网等全球传播体系极力向世界尤其是中国传播资本主义思想理论和西方价值观,污蔑丑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动摇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2.传统组织模式受到冲击
在信息化浪潮中,互联网揭开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新篇章,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在某种程度上也冲击着政党的传统组织运作模式。第一,执政党信息沟通形式难以适应网络社会扁平化管理的需要。随着网络的兴起,数字终端设备把信息传递方式由曾经的阶梯层级型转化为水平自由型。网络社会拉平了权力载体和权力对象的地位,逐渐形成了参与型的政治新生态,导致传统的命令型政治模式备受质疑和抵制。第二,传统党员教育管理难以实现全覆盖。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传媒深刻影响着党员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助推了党员思想的多元化,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第三,传统党建不能适应网络化发展需要。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党建也是目前国际社会政党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网络化时代,我国党建工作存在着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不够;党建网站载体数量少,形式和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一些地方党组织对网络党建的重要性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
3.执政党整合能力遭遇挑战
匿名性和互动性,使得网络成为这个时代社会动员的沃土。网络动员凭借网络独特优势,对执政党的整合能力提出挑战。第一,政党组织动员的优势受到网络动员的冲击。由于“以往马克思主义政党都依托于工业无产阶级开展活动,生产的集中性大型化有利于把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成战斗力很强的队伍”[7]。而网络社会的分散性、流动性和自主性特征,加之“互联网上的各种动员,其基础来自这些不同的和碎片化的政治认同上,因为每个人在网上都可以加入到很多群体和运动中,远远超过了网络以外能够参加的数量”,使依托于传统社会结构的党的组织反应力不从心,存在盲区。第二,党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战斗堡垒作用弱化。亨廷顿认为,社会稳定与政治参与程度成反比,民众参与度越高,社会就越容易出现不稳定因素。网络载体拓展了民众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这就使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影响。当前爆发的社会群体事件中,有些是由互联网制造的,有些是由互联网放大的,这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亟须正视的问题。第三,党的传统话语体系在网络社会出现水土不服。在公众的印象中,党政机关的话语体系往往是严肃、刻板、乏味的,虽说意思表达严谨规范,但很难给人以亲近之感。
4.执政公信力受到深刻影响
网络的普及改变了党的执政生态,深刻影响着党的公信力。第一,党员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和素质不足导致严重“次生灾害”。自媒体时代要求政党执政透明化,这直接考验着党组织成员尤其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素质。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案例表明,很大一部分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与网络社会并不匹配,面对突发事件或惊慌失措、或反应迟钝、或沉默不语、或“躲猫猫”、或“捂盖子”,结果导致谣言四溅、猜忌狐疑、以讹传讹,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舆论由原来关注事件本身转移到关注党政机关处理事件的方式,使普通事件演变成严重事件,使小事件演变成了大事件,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第二,网络报道失范应对缺位和境外网络攻击应对缺位,引发民众质疑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和执政的合法性。网络管理的缺乏导致诸多报道失范和应对乏力,引发民众围观,诸如近年炒作的“房叔房嫂”、“天价采购”、“裸官”等,或真或假,打击了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由于境外网络不断向我传播反动言论、专制、人权、民族隔阂和宗教仇视等不良信息,玷污中国形象,严重挑衅党和政府的权威,引发民众对党的执政合法性产生怀疑;由于网络监管不力,导致网络非法势力产生,非法网络公关歪曲、诽谤党的路线政策、党的历史人物,混淆视听,引发民众质疑,侵蚀党的群众基础。
5.群众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群众工作的环境、对象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党政部门自身也呈现出许多新问题,对新媒体时代的群众工作提出诸多挑战。第一,网络的娱乐化倾向淡化了群众工作的渗透力。网络时代受后现代主义影响至深,网民对待诸多事件抱着娱乐化倾向,感性刺激取代理性思考,自我中心主义、利己主义大行其道,给群众工作造成很大影响,淡化了群众工作的渗透力。第二,网络主体利益多元化倾向增加了群众工作的统筹难度。当前网络社会群体复杂,如何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关切,难度较大。第三,运用新媒体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能力不强。新媒体成为当前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总体而言,当前党组织运用新媒体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能力还不尽如人意,现实中存在一些干部因为不会使用这些手段,导致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动局面;一些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掌控舆论信息,导致工作难以开展的现象较为突出。
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对于诱发执政党的自我更新与重组,提升党的调适能力和回应能力提供了可能。就中国共产党而言,如果党的自我更新和调适不能有效地回应新媒体的挑战和要求,必将产生执政的危机。
三、提升网络执政力的路径选择
网络执政力是执政党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的动态调适。根据新媒体时代政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网络执政力的内在逻辑,全面提升党的网络执政力,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升政党适应性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升政党适应性,是网络执政力建设的价值归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命题,这既是执政党回应外部变化,进行自身调适的结果,同时也是提升执政党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第一,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升执政党的适应性理念。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国外政党的适应性理论方法、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学习新媒体的特征、把握新媒体的规律,学习网络操作能力,学习网络舆情监测、突发事件应对、公共关系管理,推动党对新媒体的适应,从而拉近党和新媒体的距离感。第二,通过服务型政党建设,丰富和拓展适应性的内涵。脱离群众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当前脱离群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党员干部淡化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能力,尤其是回应网络民意的能力。第三,通过创新型政党建设,提高执政党的适应性能力。执政党要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政党自身建设,通过不断地理论创新、组织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等自身调适,增强政党内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和交流,有效地提高政党的适应能力。
2.提升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导力
提升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导力是网络执政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的重大要求和部署,这对于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高党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领导力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对个体的说服力。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要求党的思想理论必须要彻底,必须能够说服人。理论的彻底在于它能否给网民以思想上的指导,通过思想指引培育网民的恒久的意识形态信仰,增强理论的权威性。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只有具备了理论的权威性,才能说服个体,掌握网民,使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个体的行为自觉和价值准则。第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一般而言,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内容的先进性,二是意识形态代表的广泛性,三是意识形态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四是执政成员的示范性。先进性意味着优先力,广泛性决定着向心力,开放性和包容性体现竞争力,示范性决定引领力。因此,网络意识形态领导力的实现,按照其是否具有先进性、是否具有广泛代表性、是否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否具有示范性与时俱进,优化创新。
3.提高网络党建科学化水平
提高网络党建科学化水平是网络执政力建设的重要目标。网络党建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种新形态,为新媒体时代提供执政的新手段、新工具,拓展了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网络党建科学化水平,第一,创新党的组织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的网络全覆盖。虚拟党支部彻底改变了传统党建工作的时空观,开辟了党组织活动的新空间,通过网上办公,创新党务管理方式;利用网上互动,开辟党内沟通渠道;实行网上选举,扩大党内民主新途径,提高党组织覆盖面和党建活力。第二,探索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网络模式。当前形势催生出的党员个体意识、利益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网络管理教育弥补了传统模式的弊端,更加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鼓励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促进党员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联结,呈现出党建管理的全新形态。第三,党内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化、信息化。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进入无中心传播时期。通过发展网络党建,党内信息传播有了新载体,党组织和党员运用网络积极发音,占领舆论阵地,彻底改变党内依靠会议、文件通知方式传播信息的模式。第四,要加强网络党建资源建设。总体而言,目前网络党建资源相对稀缺,据统计在中国当前250万个网站中。以党建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网站仅500余个,且多是各级党委领导部门负责建立的综合型网站,严重制约了网络党建的发展。
4.增强网络舆情的研判、监管和引导能力
增强网络舆情的研判、监管和引导能力是网络执政力的关键环节。网络舆情的威力不可小觑,已深刻影响了政治生态的运行轨迹,成为执政党必须应对和调适的重大课题。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的要求,第一,提高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掌控舆情和跟踪舆情是提高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的核心,掌握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则是提高研判能力的关键。网络舆情传播快速便捷,一般而言,在1—2小时上网,6小时传遍全国,24小时遍布世界。因此,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网络舆情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按照舆情的自身客观规律科学判断,进行针对性的应对处理。第二,提高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于执政党而言,作为话语表达和掌握群众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为执政优势的关键环节。“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是将舆论引导放在执政能力的高度予以强调。舆论引导力已成为执政党必须调适的课题。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一方面要分清网络舆论的主流,认清本质,不能因存在些许偏差就视之为洪水猛兽,一概否定;另一方面对非主流言论要辩证看待,客观分析,要明确网络舆论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要以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去面对,对于失范行为要科学引导,积极匡正。同时还要加强网络法律的制定、宣传和教育,以法律手段规范引导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5.提高网络群众工作能力
提高网络群众工作能力是网络执政力建设的根本体现。第一,加强与网上群众的互动。运用网络加强与群众的互动,是提升网络群众工作能力的前提保证,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在网络媒体上的实现。一方面要尊重网民的网络表达权,实现自身由官到普通网民的身份转换,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和运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通过使用“网言网语”易于拉近与网上群众的距离,真正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了解群众真实情况。第二,利用网络解决群众的难题和利益诉求。网络的热点问题一般都是群众比较关注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重视民意,若民意不受重视,很可能演变为“民怨”和“民愤”。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办事便利,脚踏实地谋民之利、解民之难、排民之忧,对反应比较集中的民怨和民难,要敢于正视,积极解决和回应,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及时沟通,争取网民理解。第三,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当前,网民对党政干部和国家机关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方式高度关注,诟病百出,极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妥善处理好网络突发事件,坦诚回应网民质疑,做好网络公关,是赢得群众支持,提升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6.强化新媒体对执政党的监督能力
强化新媒体对执政党的监督能力,是网络执政力建设的基本要求。网络监督被誉为“最廉价的监督”,弥补了党内监督的体制性弱点。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要求政府担负更多的责任,乃是信息技术革命潜在的副产品”。第一,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群众监督的有效性取决于政治生活的公开化程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杜绝为应公开的内容设置障碍,让民众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打造真正阳光透明的政府。第二,加强网络监督的制度化保障。当前网络监督制度保障尚不健全,现有相关法律具有滞后性和不可操作性等问题,受理机制也不完善,因此必须加强立法建设,完善监督制度体系,确定网络监督的法律地位和制度保障,同时对网络监督自身进行制度规范,拒绝“网络暴力”、网络谩骂以及人身攻击,引导网民在制度框架内依法监督,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第三,及时反馈监督问题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反馈环节的缺失直接影响网络监督的公信力,是关系网络监督效果的关键环节,必须及时反馈。
此外,还需增强网络硬件建设和技术开发能力。网络硬件建设和技术开发能力是网路执政力建设的载体保障。通过不断推进信息化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增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和技术开发能力,建设世界信息强国,为网络执政力建设提供硬件保障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