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人才成长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才工作抓好,让人才事业兴旺起来,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最深的体会就是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创优人才成长环境,并以此作为做好人才工作、促进人才事业兴旺起来的根本抓手。
破除体制机制藩篱
挫伤人才积极性和创新能量的最大因素是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落实在人才工作中,必须破除官本位痼疾,改变以管理官员的方式来管理各类人才,改变以家长式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各类人才,改变以论资排辈选拔人才,改变以求全责备方式来评价人才,使优秀人才受到尊重、有用武之地。必须破除衙门作风,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真正按照不同职业、不同人才的规律,采用柔性化的管理,用更多的激励措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各类人才在其领域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决定作用,减少过多行政干预,通过公平的市场机制和竞争,使更多的人才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使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崛起发展,实现创新能量竞相迸发、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喜人局面。
冲破陈规陋习束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将这一重要思想观点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就必须防止育才中的“乖孩子”现象,一味用“乖”衡量学子,使创新创造的天性和特长从小被束缚;必须防止选才中的“短板”现象,只盯弱点、不见专长,只见短处、不见长项,使一些专业人才被淘汰;必须防止用才中的“球磨机”现象,用所谓成熟圆融的磨练,埋汰、抹杀、荒废了有锋芒和张扬的创新人才;必须防止待才中的“枪打出头鸟”现象,致使“出头的椽子”先烂掉。创新,常在未成名之时,“小人物”常出大成果。要有扶上马、送一程的胸怀,尤其是对待青年才俊,要倡导尊重个性、张扬特长、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风尚。如此,“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离经叛道”的创造才华,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克服思维心理障碍
人人皆可成才。但是,要实现人人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就人才自身而言,还要克服思维缺陷、心理障碍,鼓起人生奋斗的梦想之帆。要有志存高远的抱负,把个人的成功梦和中国梦紧密相连,把自己置身于伟大的时代和历史方位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执着地干下去。要有自强不息的意志,千磨万击还坚韧,愈挫愈奋、克难攻坚、锲而不舍,如《易经》所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以刚健有为的气质,践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格言。要有创新进取的精神,不论岗位,不论年龄,投身科技创新、文艺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创新为船、进取作桨,以创新解决时代难题、创造美好生活。要有厚德载物的品行,发扬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美德,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有大爱之心、大善之举、诚实之德、法制之束,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准则检视行为,为改革发展树立正确价值引领、营造良好思想氛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营造人才成长环境
改革大潮中各级党委、政府要做的事千头万绪,但只要发挥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任何困难都能克服。雨后春笋破土竞发,阳春百花竞相绽放,得益于阳光雨露,得益于适宜气候,这是自然万物的生态。人才成长也是如此。懂人才是大学问,聚人才是大本事,用人才是大智慧。营造一个爱才育才的良好环境,要有伯乐意识,更要有园丁精神,既要自己努力成才,也要有绿叶衬红花的胸襟。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特别是弱势群体子女,如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社会各界应给予更多关注,采取多种措施提供更多的机遇,使其自强、自立、自信。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激励广大人才到一线创业、到基层创造,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搭建更多的平台,实现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使创新创造之风大盛,干事创业之风大盛,改革发展之风大盛,以创新成才的人文生态,助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