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索和启示
沈传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了出来。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要求。在上述总目标下,决议强调改革“紧紧围绕”六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在党的制度改革方面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
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理解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要求人们深化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识。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在经历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认识转变后提出执政能力问题的。但完整提出并表述“执政能力”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该决议不仅规定了加强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而且把执政能力的建设上升到党的建设的高度。不过,该决议对执政能力的内容规定主要是从党驾驭不同事务的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按照这种方式界定的执政能力带有很大的伸缩性,因为随着社会的变化,党要处理的“事务”本身也是变化的,例如在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强调的、也是上述六个“紧紧围绕”的改革内容之一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问题就是最新提出的。
党的执政能力归根到底是治理国家的能力问题。在中外历史上,不乏一些有理想或革命热情但缺乏治理国家能力的政党例子。但何为治理国家的能力?我认为,一个成熟的大党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有为社会主流所接受的治国理念和政策。一个既定社会的大众接受和认可一个党的领导,首先是基于大众对其治国理念和政策的认同。而治国的理念首先内含了一种价值观。从这一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表达。但仅有理念并不够,执政党还必须要有提出建设性应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政策能力,也就是要有建设性的政策。有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政策都属于这一范畴。不论在什么政治环境下,一个成熟的执政党至少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政策能力,即应对社会变革的能力和立足于社会经济现实的能力。前者强调的是对改革的建设性思维,而后者强调的是改革的基点和原则。20 世纪 20 年代,进入执政行列的欧洲国家的一些社会民主党既有理想,也有选举能力,但由于其理念与政策现实之间的脱节,尤其是它们面对危机表现出的束手无策,而普遍被认为缺乏治理能力。只是在经历二战前后社会民主党从理念到政策的调整后,这种状况才开始改变。当然,这其中也涉及一个从理念到政策转化的能力问题,这也就是下述第三个方面的能力问题。
其次,平衡利益冲突、发展社会和谐的能力。执政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公共权力的行使能力,它涉及对公共资源的分配。这其中首先涉及如何调和不同的利益需求。现代社会是一个社会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利益关系是相互冲突的。在西方国家,一些激进左翼政党历史上或现实中不同程度地经历过痛苦的选择过程。作为一个党,它可以自称是某个阶级或群体的利益代表,并寻求通过自己的政治行动来表达特定的利益诉求。但作为一个执政党,它可能不得不改变这种角色观,因为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执政党要面对不同的利益需求。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的一些共产党和社会党曾经在夺取权力和运用权力之间犹豫不定。政治是一种处理社会关系的艺术。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必须要体现出平衡或者说调和社会利益冲突的能力,这其中既包括了政府对公共资源的运用,也包括了对各种社会组织作用的有效利用。在当下的改革中,如何处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将是平衡社会利益冲突的关键。
第三,政治信息的传递能力。成功的执政党首先是那些善于用自己的理念来影响社会大众的党,是那些善于将自己的理念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党。在现代社会,这表现出了一个政党的政治信息传递能力。在西方国家的政党竞争环境中,政党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有效传递政治信息,包括利用党的组织、媒体和各种智囊机构传递政治信息。尤其是在现代媒体社会的条件下,一些大党竞相利用新媒体来更为直接地传递政治信息。这方面,中国共产党有着更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面对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化趋向,同样存在着如何使政治信息传递效果最大化的问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有着自己特殊的语境,但从上述三方面能力来说,各国政党应该是共同的,只是在方式方法上有区别。譬如,在多党制环境下,一些党往往是通过政治竞争的失败刺激来实现自我调整的。在中国的政党体制下,中国共产党不能依赖外在的竞争,因而更需要一种建设性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机制。在变革社会的能力建设方面,更需要平衡变革与秩序的关系。在人才的竞争和利用方面,更强调的不是竞争而是如何有效利用。在政治信息的传递方面,更需要善于在高度统一的政治环境下容纳现实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