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2001379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

www.gcdr.gov.cn (2014-05-09) 来源:中央编译局网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

  总有一些巧合让人们特别关注。2012年底,奥巴马的胜选感言是《为了永远的美国梦》,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也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很显然,两个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国家梦,都在本国国民中产生共鸣。为什么要有国家梦,梦想中蕴含着什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和推进中国梦,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同时关心自己命运者都必须思考的命题。
  一、为什么将中国梦与美国梦作比较
  中国梦因习近平的提倡而热,这一提法富于亲和力,贴近平民话语系统,因此拉近了主流和主导价值与平民价值追求的距离。他的每一重大思想,甚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执政理念,关系到一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注定受到高度关注。
  理论界与广大民众不约而同地将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比较,主要缘于四个方面。首先,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差异带来比较的意义和价值。中国与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政治制度,虽然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一般不会再出现从前的敌对程度和形式,但斗争性并没有完全根除,毕竟二者属于异质体。这种异质,使两种梦想分别奠基于各自的价值坐标和文化基础,故而具有深度比较的条件。其次,世界政治生态和大国博弈状态决定了比较的意义和价值。因意识形态导致的半个世纪的假想敌与战略对手,为对比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和心理、情感支持。再次,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发展状况和国民心态强化了比较的意义和价值。第四,思想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梦作为一个精神载体,要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首先看舆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而舆论宣传必然奠基于理论研究的深入,将美国梦引入进来,就是加深理论研究的一个维度,或者说一个重要途径。
  二、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主要差异有哪些
  上述分析判断并非问题的核心,我们更为关注的是揭示其本质,即通过比较两种梦想的差异,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最佳思路和道路。
  第一,两种梦想存在着文化传统与文化心理的差异。400年前,当102名清教徒签下《五月花号公约》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们把英国《大宪章》精神或理念带到新大陆。再加上后来人口迁徙和文化传播,欧洲文化充分传播于美国。由于欧洲文化本质上是奠基于或复兴古希腊文明,因而美国文化可谓古希腊文明的现代化。古希腊的文明拥有许多异于农耕文明的特质。从地理和环境条件上讲,古希腊处于地中海的东部,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的小亚西亚和爱琴海一带,历史上这里不适宜于农耕,所以海外贸易早早发展起来,而贸易的最大特点是平等主体自由交换,同时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文化必然张扬个性、重视私权。
  中国的文化奠基于农耕或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个体无法抵御自然的力量,必须依靠家族和乡里,再加上封建王朝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保甲制等方式把人紧紧地拴在土地上,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一种较其他民族更深刻的人与土地、人与人的依存和依附关系得以形成。
  第二,两种梦想存在着政治理论与政权结构的差异。奥巴马的美国梦奠基于天赋人权与契约关系,因为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领域,政党和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的让渡,是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关系。为什么当年美国总统华盛顿提出“美国不需要政党”,缘于权力授受关系。事实上,美国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政党活动,只是大陆会议期间出现了分权与集权之争,形成两派,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美国梦突出于个体的价值实现,这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基础。《独立宣言》最突出的思想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又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所以,美国梦的前提是人必须享有自由,如美国参议员兰德·保罗所言:“自由一旦被剥夺,美国梦就会枯萎、死亡。”这种政治理念打着美国人的烙印,但更是整个西方政治思想的集成。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则是强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强调这个梦想实现后会惠及其中的每一个人,简言之,这个梦想是先国家后个人。或者说由国到家,由集体到个体。实际上这是一种源于农耕文明的家国关系,价值判断是“没有国便无所谓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认识到,是党拯救了人民,没有党和国家也便没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之初为什么出现了“大河有水小河满”,而非“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判断,就是缘于上述理论。中国梦的政治理论基础建筑于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被压迫者要获得解放,必须团结起来,甚至是“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两种梦想存在国家生存状态与发展阶段的差异。一个人没有饭吃的时候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找饭吃,有了饭吃后会生出许多事来,生出来的事主要反映于精神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升,各个社会基础上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深化。美国梦与中国梦都按照自己的方位和价值坐标前进。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值基础也就是由个体而国家的逻辑关系一直没有改变过,但核心价值元素却一直处于调整之中。如,片面强调平等,让权力无法运行。再比如,天赋人权基础上的人格平等都是以民主和自由来支撑,但社会地位尤其经济地位平等却是无法做到的,市场经济的法则就是股同权同,股不同权不同,所以平等观被改变。
  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也一直处于发展中,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和家国概念源于小农经济和封建统治,到了近现代,之所以不断被强化,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备受外敌侵略,民众骨子里产生的非国家强大不足以抵御外辱;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在于把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而获得政权,所以反复强化的便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关系,即后者依附于前者。
  三、怎样评价中国梦与美国梦
  中国梦至少可以追溯到孙中山,他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富强梦,只是壮志未酬身先死。1922年8月,他在《统一宣言》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地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还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他鲜明提出“振兴中华”,这成了所有爱国者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所有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的动力之源。当然,最鲜明最具影响力的还是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国梦。因为不仅是旗帜,还廓清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途径及其力量之源。美国梦就是许多精英相继阐述而进入理性和大众层面。历史学家亚当斯在《美国史诗》中提出:“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都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这是迄今为止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当然,中国人更为熟悉的还是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
  客观而又辩证地看,两种梦想其实并无高下和优劣之分,因为二者皆源于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道路,或者说分别奠基于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与文明结晶,是各自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强调梦想中蕴含着核心价值,并且是这种核心价值支持下的观念外化,可以从一些思想观点中看出。马丁·路德·金就把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视为美国梦的生命力所在。他说:“我们可以争取到自由,因为在我们发出的要求呼声中,有着我们国家神圣的遗产和上帝的永恒意志。”中国梦更直接反映着中国的价值观,因为其中包括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同时特别强调包括爱国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更为宽阔的视野和高度分析问题,两种国家梦的终极发展未必不是逐渐接近,甚至最终趋同。这有其内在动力。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传承下来者,也就是说今天的埃及人并不是古埃及人,今天的印度人也不是古印度人,而今天的中国人就是华夏文明一脉相承者。历史脉络的清晰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也带来了沉重的包袱,比如有时在接受新生事物和创造新生活上比较困难。而美国恰恰是一个新兴国家,其有最初对大英帝国文化的传承,更有借助各国移民而吸收了全世界的文明成果,再加上融汇后的改造,也便形成了具有更大包容与创造的美国文化。如此,中国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学习包括美国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同样,美国也需要借助和学习中国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尽管其创造了较别人更多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成果,但也因此而自觉不自觉变得自负。这直接导致了美国领导世界领导力的快速下降。也就是美国人既然提出中美共治,那么向中国学习也就成为必然。
  当然,更具本质意义的是人类拥有“共同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成果,让人类生生不息执著追求,而让我们认定“没有剥削和压迫”,“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即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判断同样能找到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诚然,美国乃至西方国家高度尊重私权,但是,我们更应当从中看到,尊重私权并不是让某一方面的人群私欲膨胀,而是让所有人都遵循法规制度,保证社会和谐有序,这就产生出大众共有的准则和价值取向,保证不会趋向极端个人主义。至于中国的先国后家的理念,更是深厚文化基础与现实政治制度的产物。小农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单个家庭不足以抗衡自然,于是形成强烈的依附心理,并且由依附宗族,进而依附国家。所以,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着平衡点,这个平衡点要求乃至迫使两个方向上价值追求集中到一起来。
  再以个人主义为例分析问题。美国梦的最重要的基石是个人主义,但同时有若干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相伴陪。同样,中国梦强调国家和民族,需要把国家和民族强盛与每个人的价值实现、幸福生活享有紧密结合,不因重国家、重集体而否定个体,我们的强盛之路可能走得更扎实。也就是说,两种梦想虽然起点不同,取向有差异,但发展到后来便趋同或一致,因为都要走到一个平衡点上来。
  再从民主自由人权的发展过程分析问题,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比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标榜自己是多元社会,美国人认定自己的梦想奠基于多元,但走到今天,尤其站到世界文化和文明冲突的高度衡量,其必须承认自己存在局限,必须进一步推进多元包容。为什么美国、欧洲主导的近几场局部战争都未获得理想结果?原因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自己的制度和价值观过于自信,甚至自负到无视人类发展规律的程度。也就是说,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发展阶段,任何无视差异强行推行自己价值观的行为,哪怕你推广的是宇宙真理,也会因“水土不服”导致文明冲突,所以包容多元存在,让不同国家和民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至关重要。
  我们也是这样,长期以来我们强调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和政府,而今一个“善于把党的主张化为国家意志”,把我们的价值观大大改变,让我们对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有了新的认识,一个“把权力关到笼子里”,把我们引向人类共同认知和价值追求上来。
  四、实现中国梦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哪里
  既然提出了中国梦,并且以此引导中国道路、振奋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意味着这不是一个旗号,而是包含着具体操作性内容,而这些内容一定有先期解决和后续的工作。这里就认识问题和先期解决的问题作此分析。
  在认识上,我们需要对两个具有深层影响和基础意义的问题作出判断,一个是今日中国只能走循序渐进的道路,不能再倡导激烈的颠覆性的革命,因为革命往往带来巨大代价。为什么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的历史是在起点上循环的历史?就是一次次革命摧毁了本来就有限的生产力,尤其是人才智力资源。另一个是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今日世界仍然是政党政治,特别是中国的国家意志仍然是通过党的意志来反映和实现。
  所以作出上述两个基本判断,主要是为了引导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和逻辑,为提出下面阐述的四个着力点和突破口提供思想支持。
  第一,重新诠释政治,以新政治观推进政治文明,为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政治和理论基础。虽然中国经济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问题,但更大的挑战还是在政治和精神领域,这突出反映在几个方面:革命时期的政治信仰和政治觉悟,在冷战结束、世界政治生态发生变化后遇到挑战。一党执政及其与此相适应的体制制度,保证了政权的高度集中与对社会资源的强力调控,这是西方政党与政府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尤其利益关系的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多元,这种优势遇到挑战。
  所有挑战都是缘于时代的发展变化。怎样才能真正应对好挑战?首先是更新观念,大胆创新。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一些人思想观念陈旧、僵化、保守,教条主义严重,全然不顾变化了的世界和中国社会,总想以不变应万变,动辄以条条框框套创新性思想观点和理论,这很难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强调政治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不能总是用“不可以”、“不允许”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正如习近平出访俄罗斯演讲时所说,不能人进了21世纪,脑袋仍然处于冷战思维。这批评的是别人,但也未必不启示我们一些人。在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情况下,政治观必须发展和突破,这是一个关系到党是否先进,能否永续执政的重大命题。
  新政治观内涵十分丰富,举例来看,政党和政府能力存在有限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约束权力和分解权力,而非无限扩大权力。平等是我们的终极追求,如果这个平等是人格和法律层面,可以实现且必须实现,如果是社会地位则很难实现,坚持实现就会重走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老路。能不能平衡利益,让各个阶层的人都找到价值感,而非继续维护“官本位”,导致社会失衡。怎样化解矛盾,保证社会实现利益平衡,很重要的是让各个领域和阶层的人都享有平等的权益,即创造财富、创造文化、社会管理三个大的领域的人平等地实现利益和社会价值,还要让所有人都产生过程中的公平感。这涉及执政观念和执政权力运行的问题。
  第二,建立具有普遍意义,具有超越现有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保证中华民族立身于人类文明制高点起引领作用。既然中国梦与美国梦都内含着核心价值观,那么保证自己胜出,就必须保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优越于人,否则只是强调特色,很难崛起于世界,更遑论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更大贡献,进而赢得尊重。
  这原本也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共产主义最具普世价值,“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没有剥削和压迫”,必定是人类的终极追求,既然是全人类的也就意味着具有普世价值。尤其是共产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起点和归宿,是力量之源,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我们绝不能矮化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应该产生一个较西方更先进的足以支撑中国梦圆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实现价值追求上的升华,保证拥有更加宽阔和富于永恒性的精神世界与精神大厦。不管是一个民族、一个政治集团,乃至一个人都需要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失衡的结果要么不能维持长久,要么发生蜕变。而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精神危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原有的精神世界已经打破或部分打破,新的精神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出现了精神断裂或虚无。虽然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寻找新的出路,然而触及精神大厦却是一个敏感且艰难的重大命题,要建设更为坚实的精神大厦,就需要挖掘民族成长史上所有的精神因子。
  第四,中国梦必须向个人接近,实现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有效对接,让老百姓产生质感,找到实现的途径。这次习近平将以往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称作中国梦,目的之一应该是通过放飞梦想而改善人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倡导中国梦,需要进行大量的从制度到内容的系统设计,让梦想紧贴每一个中国人。其中特别强调大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包括美国梦在内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即在不改变自己的梦想内容和空间的前提下,让远大、宏大梦想具体化、群众化,达成习近平所要求的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当国家和民族梦想的实现程度和步伐都直接体现在每个国民的生活之中,一种源自社会的中国力量才能形成。
  当然,强调接近中国梦与大众的距离,也不能把中国梦庸俗化,即不能把人们的生活梦想、人生梦想与中国梦简单画等号,虽然互为动因,但不等同,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凝聚共识和力量之梦,只有把这个定位确立好了,其才拥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有继续深化的空间。
  五、在追寻人类终极梦想中实现中国梦的超越
  中国梦与美国梦存在很大差异,尽管如此,有一点却是明确的,两个梦想必发生关系,且交互影响。正如习近平与奥巴马会谈时所说,“中国梦与美国梦是相通的”。从现实看,美国梦与中国梦相互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梦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美国梦。因为美国拥有文化创造基础上的强大话语权,其一直在影响着世界舆论走向,又由于世界的价值和评价系统由美国主导,故而解释权在其手中,既然按照别人的思维框架评价问题,那么我们的梦想很难不受影响。又由于中国已经处于崛起过程,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并且不仅仅反映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文化和价值观。
  既然互相影响是必然,又由于中美是影响世界的大国,这就有一个以新的世界观来分析判断问题,尤其承担起更多更大国际责任的问题。何谓承担起了这样的责任?避免因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过多冲撞是关键。这就需要按习近平所强调的,摈弃冷战思维、零和游戏,以更大的包容度和换位思考,一起寻找人类的终极追求,倘若达成这样的目的,必将是中国梦的超越和升华,也是人类文明演进方式的突破。其实,许多的核心价值原本就是人类共有的文明结晶,只是各个民族文明源流不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因而不会以同样的态度与标准接受,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并且最终都会走到一起来。所以,我们可以作出结论性判断:中国梦、美国梦,站到人类和历史的高度评价,都是造福人类的梦想,并且都处于进行时、发展中。那么,就让我们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共同去探求和创造一个人类共有的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一点必须坚守,且坚定不移,就是以我为中心,而不是被改变而西化。这个自信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类的终极追求共产主义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