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决策并非成员越多越正确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官网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群体智慧未必总能作出正确决策,“大群体”可能过度聚焦于某些特定信息而导致“判断失误”。
研究称,人们习惯性依赖群体的智慧,认为群体人数越多,越有可能作出更为正确的决定。这一观点在历史上有典型案例支撑。1907年,英国统计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Sir Francis Galton)观察村民对一头公牛的重量猜测时发现:村民们集体所猜结果与公牛的实际重量十分接近,远超个体智慧。因此,人们一直认为群体力量会增加个人智慧,增强决策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并未在更为复杂的情况下对群体决策进行科学验证。
该研究报告作者之一、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和进化生物学教授伊恩·库赞(Iain Couzin)说,在一些特定环境中,群体智慧的准确性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反而减弱。研究团队创造了一个名为“群体”(group)的理论模型,对人们的决策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当“群体”成员保持在5—20人的区间内,群体的公共决策能力最强,但随着人数继续增长,决策可靠性并未随之增强。
该报告分析称,在一个较小的群体中,人们会对一些鲜为人知的线索尽可能充分考虑并讨论,虽然来自个人的信息通常被视为“噪声”或“注意力分散”,但正是这些“噪声”对群体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增强了集体决策的正确性。不过,随着个体数量的增加,群体的利益逐渐趋于一致,群体本身开始利用一些“趋同”的信息并主导最终的决策,个体对群体产生过度依赖感,很难发声。“然而,这并非暗示群体可以通过减少成员数量而获得益处。”库赞提醒,这项研究针对的是参与决策者的数量,而不是整个群体或集团的规模。动物组织,如鱼群通常选择由少数成员作出决定性意见,整个鱼群表现出高度的协调性,尽管鱼群整体数目很大,但层级结构可以帮助动物意识到如何作出有效的决策并利用其庞大的群体规模防犯外来侵略,“关键是作出决策的个体数量与群体规模大小并不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