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2001482

群众工作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www.gcdr.gov.cn (2014-04-29) 来源:学习时报

群众工作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代玉启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管理与服务

    管理与服务是群众工作职能定位上的一对关系。就管理而言,定位在于加强领导、实施管理、把握方向;就服务而言,定位在于围绕和融入中心、服务工作大局。强调群众工作的管理性职能不等于以管控为中心,更非将群众工作等同于维稳工作;强调群众工作的服务性定位不等于排斥和否定它的管理职能,更非放弃领导责任。官僚主义是只重管理不重服务的极端表现,毛泽东曾将官僚主义与群众路线看作是两种对立的工作作风。他指出,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另一种是命令主义”,“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
  在目前条件下,开展群众工作应该强调寓管理于服务中,变管理为治理,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服务活动将群众凝聚起来,在优质服务中宣传、教育、组织各方面的群众,实现管理职能。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做细、做实、做活、做深具体工作,深入细致地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把握群众思想脉搏,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阶层、新职业者如网店经营者、网络写手等都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些领导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党员干部只有增强宗旨意识,自觉扫除“摆架子”“打官腔”等低级趣味的“官气”思想,反对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善于与各种群体广交朋友,知社情民意、问群众冷暖、晓民忧民愿,针对群众不同的利益关切,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才能推动群众工作的深入化和科学化。

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是群众工作方法定位上的一对关系。在长期实践中,党的群众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比如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以良好的作风和纪律取信于民、善于发动和组织群众等。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与此同时,必须看到新的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
  以创新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就是要用时代要求审视群众工作,使群众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积极推进理念创新。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和开放度,着眼于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与吸引力,自觉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时代要求、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发展、阵地建设等方面自觉创新思路,推动群众工作实现新发展。其次,积极推进手段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开展工作。再次,主动创新话语体系。在传递政党主张与国家意志的话语体系、网上活跃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社会上表达各种诉求的民间话语体系三者的交流交融中,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形成新的话语表达机制和传播方式,打造与时俱进的现代话语体系。

依靠与引导

    依靠群众与引导群众是群众工作角色定位上的一对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但相信和依靠群众,不等于一味地跟在群众后面,奉行“尾巴主义”。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引导人民群众着眼大局、把握大势,认识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摆正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教育和引导群众,不等于认为自己比群众高明、群众都是“草根”和“沉默的大多数”,进而奉行“命令主义”。只有把满足群众需求同提高群众素养结合起来,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可能引导群众不断前进。

独立性与依托性

         独立开展工作与依托于其他部门及人员开展工作。党群工作部门和人员是群众工作的主力军,应强化使命意识,加强对群众工作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协调;通过学习和实践具备相当的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更好地履行承担的职责使命。
  群众工作贯穿于党的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贯穿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是社会治理创新的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群众工作仅靠专职群众工作部门和人员远远不够,必须广泛挖掘资源,实现多方联动、全员参与、有效运作的“大群工”格局。只有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积极参与到群众工作中来,把群众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虚功实做”,凝聚起推进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才能扩大群众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号召力,谱写同频共振、同心共鸣的群众工作和谐篇章。

事务与制度

    事务与制度是群众工作着眼点定位上的一对关系。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生活、思想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需要调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和综合,因此群众工作事务繁多、千头万绪。面对长期存在的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殡葬难等现实难题,党员干部理应结合实际从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事情着手开展工作。
  但是,从最现实、最迫切的事情着手,不等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只有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群众工作制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形成全面整合的制度体系,打造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平台,实现群众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零星为系统,才能克服群众工作的短期性、表面性和多变性,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群众工作落到实处并长期坚持。立足我国的实际,目前应侧重建立健全联系与服务群众制度,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