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人数: 142057053

试论“三型”政党的理论品格

www.gcdr.gov.cn (2014-04-04) 来源:人民网

试论“三型”政党的理论品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型”政党建设的目标,体现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新思维,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具有独特的理论品格。

    “三型”政党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问题的再认识,具有理论创新性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解决的是党的建设目标问题,是“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的逻辑起点。为回答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也为了实践好“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目标总体上经历了四次历史性演进与跃迁。
    第一次理论跃迁,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立足又跳出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对建党目标的曲折探索,奠基性地明确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目标,并把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称为一项“伟大工程”。这一次理论跃迁的意义在于,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目标思想的中国化,为“新的伟大工程”的开启和推进进行了理论准备。
    第二次理论跃迁,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全面反思、大胆扬弃文化大革命期间系列党建举措,果断把党的建设引导到正确轨道,党的建设目标也完成了从“五十字建党大纲”到“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的飞跃。这一次理论跃迁,从拨乱反正的意义上讲具有变革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从理论的相承意义上讲,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第三次理论跃迁,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党的建设目标由“一个核心”的党发展为“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的党。这一次理论跃迁体现了全球化、市场化深入发展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不仅成功把邓小平开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21世纪,而且赋予了党的建设更加鲜明的主体性、先进性、时代性色彩。
    第四次理论跃迁,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以改革创新精神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推向前进,使党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向现实性、前瞻性问题聚焦,进一步与主题、主线融合,进一步向多向度、多层面延伸。这一次理论跃迁体现了世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各方面考验与挑战都更加严峻的背景下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其意义在于把党的建设更加主动地放在时代发展潮流中进行,更加积极地与世界政党发展趋势对接,吹响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化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号角。
    “三型”政党作为党的建设目标第四次理论跃迁的最新理论成果,逻辑上一脉相传、一以贯之、接力探索。“三型”政党思想是对党的建设目标思想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融合统一,不仅使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目标思想实现了同出一脉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而且进一步完备、明晰、细化、具体化、多维度、易操作。

   “三型”政党是对党的建设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高度融合,具有理论统摄性

    党的建设是一个涉及方位与目标、内容与手段、状态与形象等的复杂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阶段,“三型”政党提出的理论创新性意义在于,它在党的历次建设目标思想跃迁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党的建设目标、性质、作用、内容、手段、状态与形象等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高度整合。这一理论的整合性、统摄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从“三型”政党内在的逻辑关系来看,“三型”并重,学习型是前提、是基础,创新型是升华、是动力,服务型是目的、是归宿,既统一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伟大实践,又统一于党的建设越来越开放的大系统。总之,“三型”政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回答,为党的建设增添了更加鲜活的弹性要素,是内在统一的,也是开放包容的。
    二是鲜明回答了党的建设“处在什么样的方位,进行什么样的作为”的问题。“三型”政党的提出,立足党的建设进入全面提高科学化水平这个新方位,高度融合了新时期党建的目标与手段,把党的建设目标理论由一维推进到目标和手段两个维度相结合。这是“三型”政党这一党建目标与之前我们党各个历史阶段党建目标的重要区别所在。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为学习定“型”、为服务定“型”、为创新定“型”,使党的建设目标具有动态感,同时使党的建设手段彰显终极目的性,进而实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与“怎样建设党”的统一。
    三是着重回答了党的建设“以什么样的状态,展示什么样的形象”的问题。“三型”政党建设,给世人呈现出的是我们党会以一种学习的姿态、服务的姿态、创新的姿态展现一种学习者的形象、服务者的形象、创新者的形象。可以看出,“三型”政党的提出使党的建设目标理论的外延性进一步扩大。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对党的建设状态的深刻揭示和对党的建设形象的全景描述,是“三型”政党理论的特殊魅力和价值所在,表明党的建设更加自觉、更加全面、更加成熟。

   “三型”政党是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具有理论前瞻性

    十八大明确提出“三型”政党建设,既是对90多年来加强党的建设宝贵经验的弘扬,又是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学习型政党建设经验的肯定,更是对执政党执政经验的新总结。这必将引导全党在实践中举全力回答和解决“由谁来学,怎么学”“为谁服务,怎么服务”“为何创新,怎么创新”等重大问题。
    一是通过学习型政党建设夯实思想基础。学习是党的基础红利,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学习史。十八大报告在肯定近些年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果的同时,再次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把“学习型”放在“三型”第一位,表明“三型”要以学习为先。“三型”政党紧紧抓住了科学理论武装这一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第一要求,目的就是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建设的经验,使党的思想建设更加体现规律性、前瞻性,这必将把全党的思想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通过服务型政党建设夯实作风基础。服务是党的本质红利,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谋利的发展史。十八大报告在高度肯定全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表明“三型”要以服务为魂。“三型”政党牢牢把握了服务人民这一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根本立场,目的就是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作风建设的经验,使党的作风建设体现服务指向性,这必将把全党的作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是通过创新型政党建设夯实动力基础。创新是党的关键红利,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开天辟地的创造史。十八大报告在总结党领导理论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表明“三型”要以创新为本。“三型”政党牢牢把握了增强党的生机活力这一创新型政党建设的核心要义,目的就是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党创新性发展的经验,使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组织发展形式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更加体现规律性、前瞻性,这必将把全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