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地区人才发展新动向
沈荣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我们党关于人才问题的思考,不仅要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而且必须具有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才创新发展的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注重投资于人,实行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坚持以人力资本投入为导向,实行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是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首要任务。欧盟从1997年以来,进一步强调教育投资是一种“战略投资”,是各成员国的“立国之本”,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欧盟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增加了一倍。近年来,新加坡对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政府教育经费中有将近四分之一投向大学和工科院校,用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实施人才战略,强化开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世界发达国家都把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实施重点开发。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提出“造就21世纪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确保增强21世纪美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劳动力”等一系列战略目标。芬兰从2005年起实施“杰出教授计划”,从世界范围内吸引顶级科学家,以提升芬兰22个领域的研究水平。
重视职业教育,深度开发实用型人才。在开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同时,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开发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在这方面,瑞士是一个典范。瑞士九年义务教育后,约70%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瑞士有300多种职业,每个职业都有技术培训,各工商企业、行政机构,甚至个体劳动者都愿意出资搞培训,以保证本行业后继有人。欧美许多大公司倡导“无论是否有学历都可成为人才”的思想,为人才再教育提供了条件。
调整移民政策,不但要挖“树”,而且要挖“苗”。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把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列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采取的主要手段有:制定或调整移民政策,通过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等方式,吸引国家急需的海外人才。据美国移民局统计,2004至2006财政年度,美国通过三类职业移民方式共批准引进海外人才53万多人。提供丰厚的薪金待遇,用高薪吸引人才。新加坡为留住外来人才,首次提出按国际价格使用国际人才,实现以顶级酬劳吸引顶级人才。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在国外就地取才。韩国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在海外设立研究中心,尽量聘用外国专家和在国外的韩国人才。全球争夺人才呈现阶段性前移。很多国外名校和大型跨国公司,通过设立奖学金、支持办学等方式,有目的地争夺最优秀的人才苗子。
尊重人才价值,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在人才使用中,以尊重人、服务人、用好人、发挥人的最大潜力为目标,是许多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普遍理念。美国对个人的经济价值、知识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极端尊重,这种人才文化,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的冒险精神和创新热情。香港是一个讲究学历的地方,但是香港在用人制度中,决不搞唯学历。香港社会考量人才的标准,是既重视学历,更重视人的专业技能、管理经验以及国际视野、职业操守等综合素质。
加大产权激励,挖掘具有潜能的人才。欧美一些国家将挖掘具有潜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开发的重要部分,采取更加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快人才开发,促进人才辈出。德国政府以发现和培养青年才俊为目的,建立了“德国人民奖学基金会”和“德国经济奖学基金会”,专事奖励大学生和博士生,像这样受到联邦政府财政支持的基金会在德国有11个。发达国家注重建立新的人本机制,开发未来人才与知识资源。比较成功的有:普遍实行产权与分配创新,采用多种期权激励,对企业经营者和科技项目人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完成事先约定的目标给予企业股份奖励,给予股票升值权激励,给予“影子股权”激励等,充分体现激活人才的管理创新思维。
发挥人才“生态圈”效应,营造人才生成发展环境。发达国家纷纷营造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美国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法律,《加强美国竞争力法》等法规,就明确提出从法律上保证人才生成与发展。韩国颁布了《科技创新特别法》等法案,实施了“21世纪韩国精英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确立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战略位置。同时,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实施投资项目集中化,技术开发就地化,人才使用当地化战略,建立人才“生态圈”,形成强大的人才吸收与培养力。
(2014-01-20《中国组织人事报》;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